早上,女孩兴奋地拿起二胡要演奏一首自己新学的曲子给爸爸听。女孩盯着曲谱投入拉奏,小心处理每一个发音,尤其到了音乐副歌部分,右手运弓幅度增大,声音悠扬婉转,爸爸一直站在旁边听,只是手里也没停止刷手机。
乐曲一遍结束,爸爸转身背包,忽闻音乐又从头奏起,于是背着包没再走动,依旧低着头看着手机屏幕。
终于,女孩拉奏结束,回过头问:“我拉得怎么样?”爸爸微微点点头。
“怎么就是点点头!”女孩抗议着,放好二胡继续不满地叫着:“我知道你没在听,你一直低头看手机,而且你刚才还走了几步拿包,我都余光看到的!”
“我有在听啊,我一直在听你拉!”爸爸委屈地答道。
“哼!”女孩不高兴地回房间,爸爸摇摇头踏出了家门。
这样两三句对话就崩了的场景,你熟悉吗?本该是最亲密的一种关系,为什么言语间充满了指责和不满呢?
事实上,人们所有的言行都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生命中,除了需要维持自身存活所必须的资源,我们对理解、支持、诚实和意义的需要也得到满足时,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就得以加强。
与人对话中,我们能够一眼就看到对方瞬间燃起的坏情绪,紧接着我们的情绪也很快就被滋滋引燃,其实,每一个坏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需求未被满足。
01 看见感受,看见需求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努力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有时,我们的行为动机简单、直接,很容易理解。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肚子饿了,想马上吃饭,妈妈马上接收到孩子有填饱肚子的需要。有时候,孩子会问妈妈几点开饭,这时如果妈妈依然理解为孩子肚子饿了,很有可能是个误会,孩子想依据开饭时间为自己的学习做安排,并不是为了满足吃饭的需要。
由此看出,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清晰地表达出来,甚至我们有时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很清楚,对话者更是不明白我们的需求。
如文章开头的女孩,一心想分享自己自学新曲的自豪感,有一份被爸爸欣赏的需求,当发现爸爸并没有自己想要的专注聆听和对她的肯定言辞,她的需求没有被充分的满足,继而坏情绪上来。
爸爸这一头听到女儿指责他用手机不听她拉奏,顿感被冤枉,本来想着急出门,为了照顾女儿的感受,停住脚步听她拉奏完,结果还是被说。这番对话,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有没有听、怎么在听,一个控诉、一个辩驳。
如果爸爸听完女儿那句“我知道你没在听……”
先停下来,感受下女儿的感受,“你希望我刚才什么都不做,只是听,这样才能确定我在用心听你拉,而且对于我的点头回应,你也感到失望?”
如果爸爸把注意力放在感受孩子的情绪,思考她情绪背后的需求,孩子的注意力也会落到自己身上,受到鼓励的她会进一步敞开胸怀说,帮助她弄清自己真正的情绪。
当一个人的感受被看到,需求被看到,就会感到自己得到了倾听和理解,尊重和合作就会增加。
02 如何看见对方的需求?
看见对方的情绪,继而看见对方的需求,这中间需要我们能够用尊重的态度先去倾听对方,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深的联结和相互的理解。然而,与亲密的人相处的时候,我们更容易缺乏倾听的耐心,自己的需求急不可耐地表现出来。
当孩子反复嘟哝着不想睡觉,妈妈严肃地说:“已经到睡觉的点了,再不睡太晚了。”(妈妈有希望孩子早睡对身体好的需求)孩子依然念叨着不困不要睡,妈妈回应道:“如果现在不睡,明天你就会很困,没精神。”“不,我不会的。”孩子这时候有些急了,妈妈依然冷冷道:“是的,你会的。”孩子生气叫着:“不,我不会!”
这样冷冷的争辩,会让孩子感到沮丧,他的感受没有被接纳和理解,冲突就有可能会一直持续。
对话中,如何能够看到对方的需求呢?
1.开口前,先觉察自己思维反应的“自动导航”系统。
思维反应的“自动导航”系统,即心理学上的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oughts),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的、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努力的思维。我们对人或事物的自动化想法,源于我们对于自己,他人和环境所持有的核心信念,这些核心信念或者是从小接受的教育,或者是成长经历中形成的,平时不易被察觉,却影响这我们的情绪反应和决策。
就如同上文中的妈妈,她的核心信念是孩子应按时睡觉,不能太晚,影响生长发育。所以一听孩子说不要睡觉,马上就劝导,没有沉下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所以,开口前,先觉察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自动化思维是什么,这个思维反应是想建立联结,还是想证明自己正确,还是想先满足自己的需求。
2. 关注对方的感受,感知潜藏的需求
感受在需要信息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显示出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譬如愉悦的感受,快乐的、欢乐的情绪,说明需求被满足;难过、不安、沮丧是在提示我们,对方有需要没有被满足。
关注自己的感受,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需要,关注其他人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他们目前的状况,从中了解到他们看中和需要的是什么?
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位爸爸,听到女儿说话那不高兴的口吻,关注到这份不高兴,就能明了孩子有需求没有被看到。
3. 说出自己的需求前先倾听对方,帮助他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对话沟通中,能够用心倾听对方的话,全身心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且协助他说出自己的需求,最棒的联结就会出现。
上文中的妈妈在表达自己意见之前问孩子:“你是不是玩的正开心?还想继续玩一会儿。”
孩子有可能会回答:“是啊,我不累。”“所以你想等玩累了再上床”妈妈进一步确定孩子的需要是什么,接着再表达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当彼此用这种方式相互倾听时,就有种能量的交换会自动产生一种换位思考,令两个人都愿意去找一种满足彼此需要的方法。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为:当我们理解我们和其他人行为背后的需求时,我们就没有了敌人。
如果能够看到对方的需要,允许他们的表达,有时候虽然没有被满足,但是这份倾听、接纳和理解会使对方全然地打开自己,促使他们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反省,也会愿意倾听我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