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和秦帝国

历史上写秦国的书可谓浩如烟海,但专讲李斯生平和以他的视角贯穿整个秦帝国发展的书却寥寥无几,曹三公子(曹昇)的长篇历史小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刚好弥补了这一历史空白。虽为历史小说,但本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加上作者的一些推断和揣摩,对这个大秦至关重要人物的一生进行了详尽的还原。李斯跌宕起伏的仕途和秦帝国由盛至衰的命运交织缠绕,几乎所有重要事件他或亲身经历或一手促成,所以说了解李斯也就在相当程度上了解了秦帝国。

虽同为历史小说,可曹公子和上一本书的作者贾先生还颇有些不同。贾先生以白话科普为主,只在人物心理和对话中发挥了一把。而曹公子不但白话讲史,并就事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时更是直抒胸臆,颇有点浪漫主义的情怀。

但凡想青史留名,以下性格特点缺一不可:性格刚毅、胸怀大志、好学勤勉、目标清晰、坚定不移、深谙人性、通晓人心、心狠手辣。李斯以厕鼠和廪鼠之境遇差异,联及自身,得出人之好坏取决于环境,毅然抛却安逸(公务员的铁饭碗和妻贤子孝的幸福),追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习成直奔秦国。因深谙吕不韦之忧,以其身家性命为利害关系,劝服吕不韦让门中三千食客编写《吕氏春秋》。又以嫪毐通过吕不韦之手见宠于太后赵姬,终形成分去吕氏权力的又一强大势力。李斯要的就是这乱局,唯有乱才有机会。游刃于吕不韦和嫪毐两大势力之间,虽与二人有知遇之恩和旧情旧谊,然不偏不靠,目标只指嬴政。后为嬴政造了一个一统天下的大梦,又助其除掉嫪毐,证明皇室血统非假,扳倒吕不韦,虽历经艰辛,终见信于嬴政,以一介布衣官拜客卿,也一举促成了始皇帝的加速成长。以上所为,无不彰显了李斯的性格特点,注定他要名留青史。

李斯曾对同窗韩非说过:“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权力的渴望极深,可以说穷尽一生不择手段的追寻着。关于权力,曹先生在书中是如是写道: “权利是那个时代,也是这个时代,或者说是不灭不朽的C位赢家。权利是一种人们有意不提及的宗教,而且是排他性的一神教,除了权利本身之外,不再有别的神。你可以不虔诚、可以随时离去,有谁愿意吗?祭祀权利的贡品从肉体、情感到灵魂,无一不是人性贪婪最深刻的表现。”在上一本《说春秋》和《说战国》中读到了太多人性换权利的故事,竖貂自宫、易牙烹子等,无不表现着“礼义廉耻,日渐沦丧,利欲功名,甚嚣尘上,尔虞我诈,视为平常。”可悲可叹否?可今又有何不同欤?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