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作风建设“终身课题” 争做“三为”好干部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项重点任务已稳步推进,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作风犹如逆水行舟,永远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念头。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篙不松”的昂扬姿态,将作风建设当作“终身课题”,争做“想有所为”“能有所为”“必有所为”的“三为”干部。

树牢正确政绩观,推动“想有所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主动在以案促学中受警醒,在以训助学中知敬畏,将作风建设的新理论、新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政从“正”出,绩自“实”来,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要始终把干事创业作为第一追求,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既抓当前又谋长远,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核心标准,让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检验。

锻造干事铁肩膀,推动“能有所为”。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能力才是干事的基础。要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聚焦乡村振兴、改革创新、应急处突等内容针对性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加大实地教学、典型示范、案例分析等实战训练比重,强化述学评学,补齐能力短板。将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作为强有力的抓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将从文山会海中解脱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深耕主业、狠抓落实,努力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教育实实在在的成效。

提振担当进取心,推动“必有所为”。越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完成艰巨的改革攻坚任务,越要营造“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的浓厚氛围,树立重实干崇实绩的鲜明导向。各级党组织要持续通过政治素质考察、日常了解识别等多个视角掌握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作风表现,按照“五个大力选用、五个坚决不用”要求,让那些敢想敢干、不务虚功的干部脱颖而出,对那些推诿塞责、好大喜功的干部敲响警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