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有黄渤在的综艺,从来不必担心观众笑不出来。
最近,离开《极限挑战》的黄渤,带着一档新综艺回归。
虽然一开播就是9.4的高分,但罕见地,许多观众“看完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流量影帝黄渤,带着一群老爷爷老奶奶,开了一间《忘不了餐厅》。
这一次,他彻底“沦为配角”。
1
“我被那个上错菜的服务员感动了”
节目刚开始,有人问黄渤:“你懂你爸么?”
他沉默良久:“一开始不懂,后来觉得懂了,现在又不懂了,因为我爸已经糊涂了。”
这一次,和他一起开餐厅的,正是一群“老糊涂”的爷爷奶奶。
五位老人,3个患有轻度认知障碍,2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年纪最大的已经81岁,最小的也有65岁。
这家店里,服务员上错菜、记错账、不认识人都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他们每个人身上,没有大家印象中的呆滞、暴躁、无法沟通,相反,每个人都格外讨人喜欢。
出场就是靓丽的着装,蹦蹦跳跳的步伐。
刚见面时,大家围坐一桌,给每个人取昵称。
一位奶奶在听到大家要叫她“珠珠奶奶”时,迅速纠正:
“不要叫奶奶了,那么老,都把我叫老了。”
最后大家定下了“珠珠阿姨”的称号。
61岁的孙阿姨年纪最小,被定下了“公主姐姐”的昵称,且有一颗“少女心”。
患病之后,她的家里满是粉色的家居物品、毛茸茸的玩偶、粉红色的裙子。
热爱红烧肉、长得像《飞屋环游记》主角的小敏爷爷;
写得一手好字的大桥爷爷;
退休了还在教人学英语、主动要“到人群中去”、敢于尝试新事物的蒲公英奶奶……
他们身上对对生活的热情,让一些年轻观众都觉得汗颜。
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简单。
为了加深老人们的印象,黄渤在开业前一天对他们进行了演练培训。
行动迅速的小敏爷爷担任演练主力。
欢迎客人进店、落座、点菜、上菜,过程虽磕磕绊绊,总算一切顺利。
没想到,小敏爷爷最后犯了大错——忘了让客人结账。
小敏爷爷略显局促,大家也笑作一团。
蒲公英奶奶帮衬着说:这种错误我也有可能犯。
第二天正式开张以后,老爷爷显然对这次错误上了心:
在招待自己负责区域的客人时,早早的将点单的小票攥在手中,前前后后盯着客人,时刻保证对方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
那张小票,被他揉得发了皱:“可不能再忘了结账啊”。
每次客人吃完结帐,小敏爷爷都如释重负。
千万别因为自己给大家添麻烦,是所有老人共同的愿望。
他们面上轻松,暗地里依然会为自己犯的错自责不已。
蒲公英奶奶成功地将最后一份红烧肉推销了出去。
一时疏忽,她把代表红烧肉的号码“6”写成了“9”,后厨把红烧肉做成了油泼面。
黄渤说没事,让后厨再做一份就好,奶奶却转过身,开始自责:
另一边,作为“开心果”的公主姐姐,在积极活跃气氛:
与客人聊天,还教一位小姑娘跳东北秧歌。
小女孩离开时,她拉着女孩的手:“想学大秧歌就来找奶奶玩呀。”
可是第二天,小女孩带着妈妈再来时,公主姐姐却将女孩当成了新顾客来欢迎——她已经忘记了这个女孩是谁。
那一刻,她脸上的从惊喜到茫然失措的转变,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有客人询问,为什么这家店的服务员年龄都比较大。
公主姐姐尴尬地想要解释,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认知障碍”那个词怎么说:
“我们是特殊人群,我们有那个……”
记忆像被橡皮擦一点一点抹掉,忘了最日常的事情、表达。
哪怕依然可以开心地与人交谈,哪怕每天在人前都面带笑容,转过身来,依旧会为自己的“没用”难过自责。
令人唏嘘,却无可奈何。
2
“我必须接受自己会变成一个‘没用的人’”
一天收工,从头到尾盯着客人的小敏爷爷被评为优秀员工。
不停活跃气氛、教客人跳舞的公主姐姐觉得委屈。
很多人不理解,60多岁的老人,怎么还像个孩子,因为这些小事伤心。
其实,在得阿尔兹海默症之前,公主姐姐是一位严肃的妇科大夫。
患病之后,她不仅记不住自己的病人,性格也变得像个小女孩,敏感、脆弱。
珠珠阿姨也有苦恼:
她发现别人说的东西,她再重复时,总是大脑一片空白。
比如之前,她总是不能确切地说出“招牌菜”三个字。
只能心里干着急。
有人记忆无故消失,有人语言能力降低,有人性格大变……
许多患病后的老人,性格在无形中变得自卑。
蒲公英奶奶的女儿说,拍节目之前,妈妈的反应很大:
她怕别人知道她得这个病会笑她,怕老年大学不再雇佣她去教英语。
他们拼了命地想让别人觉得:“这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
可是,做不到,太多事情,变得有心无力。
妇科大夫也好、英语老师也好、维修工人也好,曾经在各行各业发光发亮,如今只能接受自己渐渐变成一个“没用的人”,会不停地给儿女亲人“添麻烦”。
而且,不得不承认,综艺节目里,给患者和他们的生活打上了柔光和滤镜。
幕布之后,真实的人和事,远比这些更残忍。
全球五千多万痴呆症患者,每隔三秒钟,新增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是其中最常见的。
可是,在很多人看来,“老糊涂”没什么稀奇,所以阿尔兹海默症常常不受重视。
据统计,67%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度或重度。
《人间世2》,曾将镜头对准了这个群体。
那些患者们,从记不住老朋友,记住不名词的说法,再到记混亲人的身份,将哥哥认成自己的老伴,到最后连亲人的脸都不再记得。
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功能上的退化,丧失走路的能力,大小便失禁,连咀嚼的能力会失去,有些患者最后只能吃流食。
他们和家属,都没有节目里那样幸运:
频繁走失,无法沟通,症状糟糕,打人骂人,变得多疑焦躁,失去理智,需要人24小时陪护……
对家人来说,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刚刚两个月,之后,或许还有十多年。
孝顺的儿子付刚不得不感叹:孝子难“装”。
女儿要高考,父亲要照顾。
他自己,心脏问题需要手术,只能自己住院。
无力全天照顾老人的家属,最后只能把老人送进养老院。
社长的一位读者说:爷爷患了阿尔兹海默症,脾气变得很差,整天打人骂人,找不到护工,也没有医院愿意收……
《人间世2》里,看着曾经慈祥的爷爷变得面目全非,小朋友的日记让人泪目:
“爷爷要出院了,护工把爷爷绑在凳子上。爷爷不肯吃药,把药吐了护士一身。
晚上给爷爷垫上纸尿裤,一晚上要垫几次。”
有观众说:
“看《忘不了餐厅》看哭了,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回去抱抱奶奶,趁她还没把我全忘了。”
对阿尔兹海默症,我们知道得很少。
有一档综艺,来关注这个群体,实属难得。
可是,比看到更重要的,是带来改变。
3
对于衰老,我们所知的太少
被确诊阿尔兹海默症十几年的蒲公英奶奶,如今依然在老年大学义务教英语。
她选择了“忘掉年龄,忘掉疾病,我不应该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于是“到人群中去,学跳舞,学画画,学钢琴”。
开餐厅第一天,她就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说是可以当装饰。
积极配合治疗,让她觉得:“我还是有用的。”
在大家的陪伴和鼓励下,她也终于可以直面自己的病情,第一次从容对旁人说出:“我患有阿尔兹海默症。”
失去记忆不等于失去一切,阿尔兹海默症更不是“死亡判决”。
多点警觉,早早发现,早早干预,或许他们的状态,就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哪怕确诊患病,也依然可能拥有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忘不了餐厅》里,细节上的关怀也在提醒观众:
要有明亮灯光;地板和墙颜色反差要大;要用圆桌角;
黄渤进屋时发现门口有个小台阶,立刻跟节目组商量,改成斜坡式的出入口;
发现门口有些滑,就去借了一块地毯铺在门口……
给了我们一个与患病老人相处的模板:关注、理解和耐心。
我们这代人,对衰老所知得太少。许多人,没有和老人同处一屋生活的经历。
厌恶他们身上的味道,难以理解他们会走丢、会喋喋不休地重复几十年前的事情、会从和蔼变得暴躁不可理喻……
可是,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将来的某一天,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蒲公英奶奶说:“我们患有疾病,但我们都愿意参加社会活动。
我们没有失去希望,开心地或者,我们接触不同人群,然后就会觉得我们依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
我们热爱生命,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亲人,我们非常享受我们的人生。
这是一个尝试,展示给和我们一样的老人,我们不能只是等在家里,只是等着死亡。”
要强了一辈子的人,谁也不会甘心成为一个“没用的人”。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老人,如果还来得及,千万别让他们只能孤独地等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