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计算“小钱袋变大金库”的方法——草莓说理财(6)

原创|发愤的草莓

这是一个系列专题,请看:
也来说理财,忍不住了!——草莓说理财(1)
来,盘点你的“财”——草莓说理财(2)
你不得不理财的原因是啥?——草莓说理财(3)
记账就是造一面镜子——草莓说理财(4)
要理财,别忘了准备4个“篮子”——草莓说理财(5)

如果你不喜欢玩那些过山车式的投资方式,却又想经年累月之后能存下一笔件干大事,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还是有的。

那就请出来吧,据说比原子弹威力还大的——

“复利”!

搞怪的爱因斯坦也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

复利,是俗称的“利滚利”。在百科上,它的解释是: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

如果你没听过这个词,总也听过那个经典的“复利”故事吧。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米,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米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国王笑了,认为宰相太小家子气,但等他知道结果后,他就笑不出声了——国库里的稻谷都不够放,因为总数是18446744073709600000粒。据说这数目相当于中国历史上1000年的粮食产量。对,复利就这么厉害!

道理如此明显,但我们却没有用它来改变生活,岂不可惜?

在理财上,复利的终值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其中:P=本金;i=利率;n=持有期限

不知以前你知道这则公式后,用它来计算的次数多不多呢?

有时候看别人算的结果那么惊艳和震撼,可是真正让自己拿起笔来计算,就犯懒,加上每换一个年限就得重新计算一次,可能很快你也忘了“复利”这件好事。

所以,今天要让你来感受感受“复利”的魅力,并且能够比较方便地把更多结果一起呈现出来。

用的工具很简单——办公软件三剑客当中的excel。这个软件以众多高效函数著称。其中大多数估计你都叫不出名字的,偏偏有一个就是可以用来计算复利,它是FV(rate,nper,pmt,PV,type),计算出投资期结束是的本金与利息之和。

来解释一下这个函数各个要素。

利率(rate):投资收益率;
期间数(nper):为总投资期数;
付款(pmt):投资定期支付数额,就是我们常说的定额定投,这个表示投资或存蓄时为支出,故填写为负数;
现值(PV):在投资期初的投资的价值;
类型(type):在期初或期末支付,用1或0表示,不输入默认为0末期支付。

有函数就很方便了,像小学生答填空题那样,在相应的位置填入数字,按一下回车就能得到结果了。

这样吧,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让这个函数鲜活起来。

假设我现在的“梦想”篮子里有一个30年后拿到一笔自存的养老基金,如果我现在每个月定投1000元,年利率3%左右,那么30年,我是拿到多少钱的养老基金呢?

公式FV(rate,nper,pmt,PV,type)=(3%/12,12*30,-1000,0,0)

由于这里涉及到每月定投1000元,时间单位是以月计算,所以rate和nper都要按月去衡量,rate在这里就是月利率,用年利率除以12个月,nper则是30年有多少个月份。

那么,30年后可以拿到——

你一看,这钱太少了,不爽,那我每个月定投2000元,其它条件不变,又是多少。

下面这张图,是直接利用excel的拖拉功能把30年的本息呈现出来,特别方便。大家可以观察到,前10年的收益其实并不高,真正开始飞速起来是20年后开始。

这也像极了那种默默耕耘,持续投入,然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努力者。前期的投入总是收益很少,但一定量的积累后,大的回馈就来了。

如果画成比较简陋的曲线图像,应该是这样的。前面增长得比较慢,到后面某个节点时越来越快:

另外, 如果现在每个月定投2000元,年利率不是3%左右,而是变成6%,经过时间的发酵,30年后又可以拿到多少钱的养老基金呢?

最后可以拿到超过200万。

两数字一对比,可见,如果在安全范围内,找到利率更高一点的产品,在时间的作用下,结果差异很大!

如果这样看,你可能还觉得不够震撼,那就自己动手,在excel中自己体验一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