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老师在《教师的使命》中说到:我们一定要回到本土,回到在地性,回到真实情境中来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去找到积极有效的生长点。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无论对谁来说,个人、家庭还是社会,只要你有决心,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就会发生变化。
今天讲《数据的分析》一章,第1课时《平均数》,一个很简单的题目,求6个评委打分的平均数,连续叫了6位同学竟然都答不上来,其中就有这个小姑娘。这是怎样的一个尴尬的开场,这些孩子也许不是不会,而是已经完全关上了他们接受知识的心灵之门,虽然他们身体是健康的孩子,他们的眼睛能看得见,耳朵能听得到,可是他们宁可让自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却关闭了所有这些能够接受知识信息的有效通道,一幅“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架势。
为了让他们有机会坐下,我把平均数的求法细细讲解,我使出浑身解数让我的课堂有更多的孩子积极举手参与。从一组篮球队员的身高和年龄入手,把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讲了。在教中位数的时候,我还是请孩子们伸出手指来找中间的数。
伸出5根手指,为什么第3根是中间?3和5有什么关系?是(5+1)/2。以此类推,如果求15名队员年龄的中位数,就是排序后找第(15+1)/2=8个队员的年龄。
伸出4根手指,第2、3根都在中间。怎样由4得到2?4/2=2。怎样得到3?2+1=3。再次类推:求14位队员年龄的,就是排序后找第14/2=7个和第7+1=8个队员年龄的平均值。
因为在动手,在做手指游戏,我看到班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动、都在想、都不由自主的加入到回答问题的行列中来了。最后这个小姑娘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取得了坐下的资格,看得出她很高兴。
这堂课如果有人来听课,我还会这样讲吗?大概率不会。为什么会很自然地给学生们引申了这么多?我觉得是课堂的自然生成。当我让他们根据表格观察数据,找到冠亚军两只队伍哪一个身高更高时,他们的意见几乎统一,是亚军球队,因为这只队伍里上2米的队员很多。再问哪一个队伍更年轻时,他们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且谈了自己不同的依据。“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
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众数和中位数,为了找出众数就需要排序,把队员们的年龄从大到小写到黑板上,众数一目了然,中位数掰着手指头找到了,“更值得欣喜”的是求平均数的简便方法也跃然纸上。当两个班各有一位羞涩的小姑娘回答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种水到渠成的成就感。加上开头就给学生们讲了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学生们很轻松的借助这个题目进一步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所有数量“权”为1的时候,算数平均数就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
一堂课需要你终身备课,这节课我又一次有了这样的感触。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需要老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又需要老师引领着学生走。
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只是你知识海洋中的一部分,分母越大,分子会越有力量。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做一点是一点,总能发生一点变化,收获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