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 林黛玉式困境
01
吴军在《见识》中聊到了“林黛玉式困境”,他描述黛玉的思维方式,是习惯把一件事往深里想,不断地榨干自己,推敲、论证想法的正确性和完善性。
这样的人思辨性强,但是在心理上容易感到孤独,因为懂她的人少,或者反过来说,她自己降低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不论是主动融入外界,还是接纳外界走进她的内心,门槛都很高。
这其实体现了思考(或者说认知)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矛盾和平衡问题。最早我在这个问题上受到的启发,来自罗辑思维。
大约大半年前,看到罗胖指出,现在人似乎对“知识的广度”这件事有些误解。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浮躁氛围,很多人试图自我修正,强调在一个领域内专注、深耕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同时对碎片化知识的横向积累表达了摈弃的态度。
但基于这个问题点,罗胖表示恰恰可以反过来思考:深度固然重要,但正因为周遭事物演变迅速,才更需要拓展自己知识的广度,这不仅仅是让你在茶余饭后有谈资,便于和多种多样的人物打交道,更是因为只有掌握了充分全面的信息,避免认知的落后和偏颇,你的决策才能是有效的。
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来说,认知的深度和宽度,缺一不可。罗胖和吴军,分别从做事和做人的角度,阐释了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02
那么,体现到具体的人上,兼得这两种特性的人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可以说是“工字型”人才。
所谓“工”字型,它的第一横,意指人们在尚且懵懂的时期,有意无意的知识积累,方向性、目的性不强,且很多时候属于被动性积累。
等到知识量达到一定宽度与厚度,人们的认知进化,逐渐意识到要寻找自己的特定领域,在特定领域内钻研,这时候是“工”字的一竖开始书写。
随着钻研的深入,其他领域的碎片知识,会像被磁铁吸引一般向那一竖靠拢,这一竖变得越来越结实,也越来越长,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悍。
当一个领域被一个人基本吃透,TA的元认知会告诉TA,原来不同领域在底层逻辑上是打通的。如果找到底层方法论,就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间迁移、复制,就如同吴军提到的爱因斯坦、费米、鲍林这些人,一通则百通。这时候是“工”字第二横的书写。
所以,相比现在惯常所说的“T字型”人才,“工字型”人站得更稳,因为他们的“根须”牢牢抓住了地面。
后记:
有人或许会说,如果内心足够强大,即使活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没有人理解,但只要活出了自我正义,也未尝不可。
这话在理论上不假,但生活实际中似乎却很难行得通,且不说黛玉这样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悲剧式命运的人物,就说尼采、王国维、海子,他们或者在个人的思想牢笼里抑郁,或者发了疯。
据说海子在自杀时抱着《圣经》,《圣经》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身处高维空间,创造、预言并试图挽救人类命运的圣灵形象。或许思想极致且落寞如海子他们,是希望通过肉身的死去,换取灵魂的救赎吧。
Octavia于2018.7.15
前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