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基础规律既有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有执政体系的基础。第一,建成农村治理体系,这次我们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第二,要培养造就三农工作体系队伍,我们提的叫“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当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农村科技服务力量薄弱,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已经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青年人不断向城镇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趋势日益严重。要全面振兴乡村,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整合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让乡村宜居宜业。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们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收入多了,广大农村居民对宜居环境的要求也就高了。同时,广大农村地区也承载着向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生态环境产品的重任。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反映了人们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以及自然生态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于绿水青山的热切追求。这些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存在着城市与农村不平衡的问题。因此,要继续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处理要因地制宜,避免造成水体污染;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将隐藏在乡村的“散乱污”企业彻底取缔;宣传化肥、农药适度施用,保护土壤资源;同时,要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打造靓丽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