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笑来老师发表的文章主题是“升级”。人脑和电脑系统是一样的,想要跟上时代的节奏,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笑来老师详细讲述了他当时是如何遇到那位非常牛逼的人,然后又是如何稀里糊涂的错过了自我升级的机会。简单的梳理下当时的过程:当年,作者的心智没有达到领会那位牛人的思维的水平,尽管这位牛人和他讲了很多道理和在商界驰骋的思维,他虽然认同,但是又觉得听到的东西和自己扯不上关系。的确,就当时来看,这位牛人说的都是牛逼哄哄的创业或者投资的事,一切听上去都很符合时代的趋势,但是和李笑来当时没关系啊,因为那时他还用不上这些逻辑和思维,所以错过很正常。后来,当老师开始自主创业,心智开化之后,他就能隐约回忆起来当年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以及当时是如何错过的。其实,最终他并没有错过。
他的这篇文章告诉我:1:只要你有心智和悟性,人的所有经历都不会白白经历,会从每次的经历中成长。2:要和别人保持联系和链接(文中的原话:会主动联系那些若是不联系就可能断了联系的朋友)
现在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但已经具备了思维意识。这真的是在笑来老师的反复提醒下才形成的,老师几乎每周都会提醒:看文章要逐字逐字的阅读,看完不思考就等于白看。刚开始我不以为然,阅读时挑挑拣拣,不走心,但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提醒和督促,最后我真的开始改变了。这里面的科学道理我分析不出,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都说这是个信息爆照的社会,如果很多东西都是仔仔细细的阅读,那怎么能有时间让自己吸收到更多的信息呢?其实,信息爆炸没错,知识没有爆炸,爆炸的是垃圾。知识是固定的,信息是衍生出来的无穷尽的,我们是永远都看不完的,我们永远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信息都看个够。这也解释了我在两月之前还不断的翻阅朋友圈,生怕漏掉任何一个人的朋友圈更新。这说明,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我自己,我很在意他人和他们的一切。现在,变了。
再谈思维模式,通俗点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举个栗子:看一篇文章后,觉得文章写得好,很喜欢看。那么让我喜欢的理由有哪些?观点犀利,新颖,文章结构简洁,切入点,层次分明,长短适宜,主题让我有共鸣,文章的格式用得好,名人效应。我开始从这些角度考虑,甚至开始思考自己每天写留言,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构思来表达我每天所想所获更好。毕竟,每天的感受很多,很杂。如果不构思,写出来的内容会很乱。
最后,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今天看到的一句话表面上帮我解决了困扰一段时间的问题:
人总是有幻觉,小时候就学会游泳,就误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游泳。更为严重的幻觉是:你会觉得游泳这事无比简单,无比自然。
我就深陷这个困扰,当我还怀着一分功利心去学习,去做事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人好像都知道我在做的事或者说已经具备了我想要学到手的这个能力,我于是开始起疑心:既然大家都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那么我这么努力花时间还有意义吗?自己的感觉就是全世界都有这个能力,我再努力已经无用了。
好啦,今天就到这。
:[".�9p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