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任何有目的的练习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瓶颈。在心理学上我们将其称之为高原平台期。这个时期的时候我们通常发现即使自己遵循了有目的练习的原则,但是依然没有办法突破某个点。在学习上面一般表现为,到达某个阶段的时候分数会突然卡住,无论怎样都很难突破。在书中,作者给了我们以下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的度过瓶颈期。
首先,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其实这里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障碍的时候,试着换个方向吧。你可能现在需要从其他的方面去考虑这个事情。譬如在你发现现在阻碍你分数进一步前进的问题在于每次对于级数部分的题目都会出问题,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总结这类题自己是知识点没有理解还是自己心态的问题过度聚焦于分数而导致自己的动作变形。这当然很难,因此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一位导师的帮助,导师可能遇到过太多像你一样遇到这样困难的人,他通过这些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你来讲可能是十分有帮助的;再譬如,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想进一步的晋级但是却卡在了某个地方做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就是专注于晋级这个事情而不跳出来去看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们大概率还是会卡在哪里,我们更多要做的应该是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譬如我目前是哪里阻碍到我目前的前进,我如何解决现在的这个障碍。现在大部分的职场工作者每天沉浸在了各种老板布置下来的tasks之中,完全忘记了思考这一十分重要的过程。其实思考和我们在学生时代的错题整理是同样的道理,这些皆在让我们思考原因,归根溯源。而这样重要的工作,我们却在进入职场之后损失掉了。这就如同我们每天在一个知识点上面犯错,但是我们从来不整理,只是一味的做新题,这样的做法怎能突破障碍的。所以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讲,思考每天遇到的困难,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式。而现在很多的职场人士只是机械化的完成每一项事情,在完成的过程之中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困难是什么,何谈找到解决方法呢。这或许是大部分晋级困难的症结所在吧。
第二,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为什么现在有很多网瘾少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呢?因为打游戏的动机足够强烈:很好的契机和朋友交流,获得胜利的快感。这些事情是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无法获得的,在这样的驱使下,他们最终选择投身了网络海洋。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大家如果最终都投入其中,就会导致大家社会责任的缺失,最后很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沉沦甚至灭绝。当然啦,这不是这里的重点。我们的目的是如何在一件看似不是如此有意思的事情中找到动机。讲一个自己的例子吧!讲到唱歌这个事情,算是这两年来有一直在坚持的事情。仔细想想,做这个事情的动机有很多:获得更多的舞台表演的机会(我是一个表演欲很强的人),消减烦恼压力,在唱歌进步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么多的动机,我很难没有动机去突破一个个障碍。很多人之所以学习不感兴趣,其实多数是因为没有找到有那么一个动机,或者那个动机离自己实在有些遥远。你对于一个小学生讲你现在努力就是为了以后有一份好工作,这回答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无效的动机。这个动机对于孩子来讲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一个有效的动机或许是这次考试达到95分之后奖励200元。对于成年人也是如此,除了报酬之外,你必须找到一样动机促使你将这件事情做下去,而且这个动机必须是正面的。所谓正面的就是这个不是一个被动的动机,我做这个纯属无奈,我都是生活所迫,这样的都是完全被动的动机,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反而还有可能形成反噬作用。一个正向的动机或许是我可以和周围的同事学习到东西,每天的工作让我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诸如此类,如若你真的认为自己在这里无法获得成长或者无法寻找到真正正向且有意义的动机,或许是时候换个环境了。总之,你总需要通过找到一个动机,让自己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突破一个个障碍。
三个“F”帮助你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提升自我
我们开门见山的直接将3个F分别是什么告诉这大家,他们分别是: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这三个词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不会十分陌生。我们下面分别来解释下这三个词,帮助大家对于这三个词的理解更进一步,更多的是让大家的运用和行动变的更有落地的可能性。
关于第一个focus的解释
在第一部分有提到过。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回到第一部分的谈及的专注
第二个反馈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去解释这个词的含义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艺术家临摹以前的大师的作品。讲的直白些,他们其实就是在复制其他人的内容。但是这或许是没有导师的清情况下,给自己反馈的最好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临摹知道我们哪里的颜色还需要精进,哪里的笔法和力度使用的是不正确的。包括学习乐器演奏以前大师的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你总需要给自己制造一个反馈,让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去补充这个不足。学生通过错题整理为自己制造反馈,通常他们会有老师给出更加专业的反馈。这或许也是他们进步比起成年人更快的其中一个原因。作为成年人,没有导师的情况下,也需要给自己制造反馈。譬如今天的项目推进没有进行下去,那么是因为我自己的时间把控出现了问题,还是技术上面有难关很难突破呢?如若是前者,那么下次我在开会的时候就要给自己限定时间,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将接下来的重点内容告诉团队。如若是后者,那么我需要了解是否现在的技术可以攻破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如若这个技术还不成形,我们接下来的研究重点是什么,如何可以达到这一步。当然,这上面提到的每一步都不会如打字这般简单,不过正像上一篇文章所提到想要突破障碍,让自己向上生长,这是必经之路。没有走过荆棘之路,又怎会看到最后的曙光。不过其实在职场很多时候也并非孤军一人,与一些有相同或类似经历的人交换想法,不乏是一种让自己获得导师的方法,他们的经历至少可以帮助你规避某些不必要的冒险。
最后谈一谈纠正
其实这个在前面也或多或少的有提到过。其实所谓的纠正就是在找到困难之后,去寻找解决方案并将其落地的过程。这里或许是最漫长的过程,但是正如上一段所讲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我想这3F的方法是对于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