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许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一天夜晚抬头观察星象,预测出第二天有雨,但是却不小心掉入泥坑,后被当地农民救了上来。当地农民就嘲讽泰勒斯只知道天上的事,却看不见脚底的坑。
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隐喻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关注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然而,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后文。
两千多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如此说道:“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主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下面是第二个故事:一战期间,英国某地的征兵处,所有青壮年都在向着征兵处涌去。只有哲学家罗素独自逆行,一个老太太叫住了他,很生气的问道:“每个人都在为了保卫我们伟大的文明而战,只有你不去,你不觉得羞愧吗?”罗素冷静的答道:“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
看完这个故事,我相信大家最初都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不是罗素的态度,而是他的那句话“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
我们要思考,文明的标准是什么?
是发达的科技?是繁荣的经济?还是成熟的政治?
这些都只是表象的,文明之所以称之为文明是因为对自身与外界的思考。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无一不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博爱等等的人类对自身及外界的思想结晶上的。
讲完这两个故事,文章就要进入正题了。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首先我并不是想让大家每个人都去研究哲学、历史等“玄学”,我只是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当今社会。
记得在上世纪的时候,那时大学被称为“象牙塔”。象牙塔原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伟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诗人唯尼的话。意指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主观幻想从事写作活动。
而将大学称为象牙塔则是指,大学应该是阅览群书、钻研学问的地方。也许学生们很少接触社会,但是他们真切的热爱着社会,在他们的脑海中,有阿基米德的杠杆、伽利略的铁球、爱因斯坦的火车以及薛定谔的猫,当然还有古希腊的白袍、罗马的标枪、荷兰的银行以及欧洲的铁幕。
也许他们没有生产一粒米、一尺布、一块铁。但是文明不就是这样前进的吗?
且不论外国,就说我们民国时期。杨振宁、华罗庚、陈演恪、季羡林、钱穆、冯友兰等等等等。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晓姓名的,为象牙塔添砖加瓦的先辈。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看看当下的“象牙塔”,你我扪心自问,今日之象牙塔还是彼时的象牙塔吗?
我们经济是腾飞了,但是人也跟着高速发展的经济浮躁了起来。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钱途”,金融、工商、互联网,IT、 、公务员,甚至一些学校也开始以就业为导向。
当然,我们需要向社会输送人才,社会也需要实干人才。但是,当每个人的目光都投向金钱,谁来仰望星空?
如果我们此时都投身到资本的滚滚大河之中,纵然20年内中国繁荣昌盛,100年后的中国必将江枯海竭。正所谓,无用乃大用,越是看不见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越是与我们息息相关。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此时此刻的中国,真正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并不是上面所说的,因为投身其中的人太多了。相反,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是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等等人类社会的基石。我们真正缺少的是俯瞰时空长河的人、是与上帝对话的人、是解构文明金字塔的人更是仰望星空的人。
而最后,我想解释一下文章开头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我们社会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第二个,坚定自己的理想,不要被外界所影响。
将这两个故事合起来就是,如果你相信自己是那个仰望星空的人,那就去抬头,不要怕周围人的目光。
因为,仰望星空的人,星空也在注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