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有一首童诗,描述了下雨时很多植物在说话,有的说自己要发芽,有的说自己要开花,还有的说自己要长大,在脑海里久久不忘,以致于在雨天常常脱口而出“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下吧下吧,我要开花”、“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我的孩子上小学了,她的《语文》课本中依然保留着这首童诗,再读再看,一如见到穿着新衣服的多年未见的老友,亲切倍至,情浓有甚。二三十年过去了,这首童诗已经悄无声息间融入我的生命,只是不知道这首童诗还滋润了多少孩子的梦,又滋养了多少梦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发芽、长大......
雨是很重要的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人类生命永续的重要一环。但对于很多人的童年,它总有别番的味道,又是别样的重要。可以说不喜欢雨水的孩子很少很少,在我们生活中,总能看到雨中打伞或穿雨衣、雨披的孩子在玩水,更多的是雨后,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甚至眉头紧皱,无奈孩子就是乐此不彼,在欢声笑语中湿了衣服花了脸。孩子们为什么如此偏爱雨天,不知道有没有心理学家做过探究,但雨点的自由、雨水的柔顺、洼水的安全、彩虹的亮丽,无不是吸引孩子的爆点。
每一个玩雨的孩子,或近或远,总有一个家长相伴。每一个相伴的家长,或近或远,多在躲避着雨水、雨点,偶尔也有一些童心大发的家长,与孩子一起雨中共舞,更有甚者,还舞出了“彩虹”,就像这位名叫奇伟的70后老爸,和他7岁的儿子山河一起完成的想象力爆棚的绘本作品《下雨后》。故事开篇就给读者一个幽默的下雨镜头“羊弟弟踩哭了乌云”,而后便是小羊一家在云上的发生的趣事,虽然这些事情貌似无厘头,但和孩子们在雨水中的行为何其相似,只是不知道我们身边孩子们在雨水中的趣事又充满了谁的故事的“天空”;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这个故事就太普通了,但这一切仅是奇伟、山河父子故事的“上半场”,下半场就是每一个降雨场景下的“凡间”,“天空”与“凡间”各占半上下半页,中间由虚线及小剪刀的图形隔开,雨水为媒,上挂下联,《三只小猪》、《小猫钓鱼》、《皇帝的新装》等12个经典童话接连上演,精彩纷呈。
《下雨后》是一部难得的国人原创佳作,形式新颖,情节丰富,内容活泼有趣。读罢难以掩卷,想象力如此丰富,足以让每一个大人汗颜,更启迪每一个家长思考教育的本质,近年来我国政府一再鼓励创新,而这种不羁的天马行空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创新之源么?读罢难以掩卷,多彩生活原来亦可如此简单,不用奢靡的玩具,亘古已在的大自然,就是世代传承教育的最佳乐园;读罢难以掩卷,父母教育孩子其实没有凭空设想的那么难,弯腰执手共伏地,立身并肩同蓝天,汗水相融,笑声互荡,孩子长大无忧烦。
作为一个爸爸,读《下雨后》是一种享受,享受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如斯相伴。作为一个读书人,读《下雨后》诵《滴答滴答下雨了》,更是一种享受,享受水滴石穿的生命顿悟。《下雨后》无法此处与君享,不妨再一起欣赏《滴答滴答下雨了》:
滴答、滴答,下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下雨啦。
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变绿。”
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杏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小狗说:“下吧下吧,我要洗澡。”
小柳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叶。”
……
滴答滴答,下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