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过半,回顾已逝的假期,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陪两个孩子去图书馆了吧!今年的暑假有些特殊,本该参加的线下特长班,全部停止,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暴雨不断地天气,读书大抵是适合不过的消遣了。
昨天下午陪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回来的时候借回了4本,两本绘本,一本漫画书,另外一本是介绍图画书理论的书(适合大人读)。趁我做晚饭的空档儿,俩孩子把书已经读完,洗刷之后,很快就上床睡觉了;而我在忙我的事儿。
今天早上,自然醒后,大概在六点四十分左右。洗刷过后,我一边准备早餐,一边听樊登读书。等做好饭,我喊醒两个孩子起床,早读、刷牙、洗脸、吃饭,大宝相对比较听话,基本“照章办事”,小宝躺在床上,偷会儿懒,才起床,也没有背书的意思,不刷牙、不洗脸,就知道在那儿玩积木,还特别投入,我也就不喊了,随他去玩吧。我谁也不喊了,自顾自地吃起饭来。
等差不多我快吃完饭的时候,女儿过来吃饭了,小家伙看到姐姐过来了,也慌着去刷牙、洗脸、吃饭。等女儿吃完饭的时候,她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就去上网课了。
为了哄小家伙多吃些饭,我告诉他:好好听话,等吃过早饭后,妈妈给你读绘本作为奖励。只听他接道“不用了,妈妈,我已经读完了。”我对他说的话,有些半信半疑。可能是儿子看出了我的疑惑,就又说:“妈妈,要不吃完饭后,我读给您听吧?”“好啊,好啊!”我正好想看看孩子的表现呢!儿子拿起两本绘本让我选先读哪一本?我说都可以。于是,他就拿起那本《树真好》,有感情地朗读起来,整本书,读的抑扬顿挫,读得很有感情,虽然有个别字不太认识,在我指着相应的图画,让他再认时,他基本上认个八九不离十了。并且在他读完一页时,我故意装作不认识或者是不明白图画上的内容,他都会非常耐心地给我讲解。看来孩子对于图画书的内容,观察或者是理解地比我们大人都要明白、透彻;而作为成人的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认字多,很少去关注图画上的内容。而孩子作为认字不太多的读者,往往最能理解文本内容,因为他能很好地借助图画,来通读文字;而图画也往往是绘图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其实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度解读基础之上的;孩子看书,很少去追求理论或者是实用性,他们被吸引,多半是因为图画带给了他们富有视觉享受的内容,一旦被吸引,他们就有兴趣看整本书了。所以今天儿子一口气读了两本绘本也就不足为奇了。
先观察图画,再载着图画呈现的信息去读文字,有些生僻字就不攻自破了。其实,细想,孩子的这种读书方法,虽不是我们刻意为之,却很依然地呈现了视觉化的东西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新知,以及预测文中生僻字词的作用。
儿子今天的表现着实让我有些震撼、兴奋与自豪!看来,以后我们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