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故宫100-31至40

纪录片 故宫 建筑文化 中华文明

31. 御门听政

明代御门听政在太和门,更注重仪式,清代改至乾清门,就近从简。两代都选择露天的方式,据说是为了表面恭谨的态度,和坦诚的胸怀,“上达天听”。
百官按照“文东武西”分列。
乾清门似一宝座,两侧的红墙,恰好将后宫遮得严严实实,显得平和而内敛。

32. 正大光明

1644年,满清入关,顺治是入住紫禁城的第一位皇帝。当时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顺治在宫内悬挂匾额“正大光明”,是新王朝的治国宣言。
雍正帝建立秘密立储制度。继位人选一式两份,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一份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

33. 深宫传说

乾清宫是明清皇帝的居所,宫内曾有暖阁,设有九间屋子,每间屋内设三张床。皇帝每晚择席而卧。

清代嘉靖时期,曾发生“壬寅宫变”。宫女联合刺杀皇帝。嘉靖不再居住乾清宫。

34. 传国宝玺

交泰殿,中轴线上的后三宫之一,外形与前朝的中和殿相似,曾经收藏了清代25方皇家宝玺。

明代时期,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交泰殿取“天地交泰,阴阳和合”之意。
紫禁城的纹饰图案,到交泰殿,第一次出现了凤。因此交泰殿曾被认为是帝后夫妻生活的地方。清代帝后多居于其他宫殿,交泰殿变成宝玺储藏的地方。

乾隆十一年以前,交泰殿曾收藏多达39枚宝玺。真假混杂,甚至包括所谓“秦国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些宝玺历年既久,且记载失真,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25枚可用的御宝。“25”取自《周易》“天数二十又五”,借以表达国运沿袭二十五代的愿望。

35. 天地交泰

紫禁城的计时器,矗立在交泰殿。由太监每月上弦,一刻一报。最早由明代传教士带入宫廷,现存的是嘉庆时期造办处建。
在钟表出现前,计时工具是铜壶滴漏。

36. 皇帝大婚

坤宁宫,自大清入关后,改为祭神和节庆朝贺的地方,不再是皇后的居所。皇帝大婚时,洞房依然设在坤宁宫东暖阁。
新后由午门御道入。

清代一共有四位皇帝在紫禁城举行过大婚仪式。

37. 萨满祭祀

每日子时由神武门入,于坤宁宫内举行,早晚皆有。
杀猪祭神是满族的传统。
大祭日,以及每月初一、十五,帝后亲自祭神。祭神后,皇帝会率领王公大臣吃祭神肉。
祭神的肉,被称为祚肉,即白水煮肉,无任何调料。

38. 时间机器

奉先殿,是宫内皇帝的家庙。
现在,这里改为钟表陈列馆。里面展示两百多件精巧的钟表。许多设计绝无仅有。
包括一座乾隆帝最为喜爱的铜镀金写字人钟。

39. 清风尚武

弓马骑射是满族的传统习俗,体现了他们的尚武精神。
箭亭位于奉先殿的南边。位于此处,意在告诫子孙不要忘记祖训、秉承八旗尚武的传统。

箭亭是清朝武举殿试的地方,也是皇帝及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场所。

亭内有一座《训守冠服骑射》卧碑。碑文刊刻了清太宗皇太极训诫满洲贵族,不要效仿金朝,因忘旧制,废骑射,效汉俗,而导致社稷倾覆国家灭亡的谕旨。

40. 皇帝学堂

文华殿位于紫禁城外朝东侧。皇帝学习、讲课、祭拜孔子,国家科举阅卷都在这里举行。
每年春分、秋分,皇帝会在文华殿举行讲座。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等人为小皇帝编写教材,名为《帝鉴图说》。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帝王之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我一直在review之前作为产品运营(CMS后台的业务方)与产品经理(CMS后台系统的产品)之间“需求”沟通...
    白杰0507阅读 204评论 0 2
  • 谁没有过这个念头呢 一了百了 在天台上 在马路边 在湖海旁 往前一步,都曾想过 可我们终究是撤退了一步 因为懦弱 ...
    那花开了阅读 306评论 1 3
  • “美好时光日志 ” 周天,1月28日 早起,喜马拉雅,李欣频《万有引力-吸引力 》,1-9,心流80,能量80,心...
    炀慢慢阅读 59评论 0 0
  • 早安,你的安好,天下唯安! 早课,一种惶恐,有负时光之内疚。昨夜狂咳半夜,扰着家人不休不眠,那咳的形如打...
    桂在问道阅读 26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