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候被爱,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铠甲。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寻找爱和安全,不断整合自我的过程。
2、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成年跌的跤都是童年创伤给你挖的坑。
3、心理防御机制,只是童年时代的委屈求全。每个委屈的孩子,内心都住着一个“恐吓者”。
4、童年的痛,弱小的我们无法承受,所以必须扭曲以保护自己,等这些创伤爆发的时候,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
5、当童年遭受的痛苦超过我们能够承受的极限时,这些痛苦就会被选择性的遗忘,但并不是过去了,只是被压抑到潜意识里了。
6、未被疗愈的童年创伤,会让成年后的我们,被各种不良情绪所困扰。但不要试图排斥和屏蔽这些情绪,因为情绪是我们的身体语言,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直观最快速的反馈。
7、讨好型人格是逃避退缩特质形成的心灵状态,如果从小生活在委屈求全和压抑自己的环境中,那么就会有强大的想逃离的心,表现为宁可自己过的苦,也想让别人满意,不想让别人说自己不好。
8、讨好者总是活在他人对他的期待中,一刻不停的追逐认可,为此他们愿意做任何事。
9、没有人能讨好所有人,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领导批评你只是对事不对人,别人的评价只是别人的认知又不是事实,你那么在意做什么。
10、你为什么有容貌焦虑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容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何况你又不丑,有什么好焦虑的呢?你害怕别人觉得你不好看,就算别人觉得你不好看又怎么样呢、你自己觉得自己好看就行了呀!再说你有那么多优点,有什么好自卑的呢!
11、认识到是因为父母的打压,否定带来的自卑,接纳自己的自卑,没关系的。自卑是因为长期自我否定,自我贬低,自我拒绝。既然是长期形成的,那就需要长期的去改变,经常告诉自己我很好,我值得被爱,我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我有很多优点,我喜欢自己,勇敢的面对自己,无论如何你都是你自己,你不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人。你能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
12、很多时候现实发生的事情只是导火索,真正让我们陷入抑郁的,是这件事激发了我们的童年创伤,导致旧伤发作。被激发的童年创伤和当下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就让我们彻底失去了情绪调节的能力。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爱回来。
13、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童年和父母依恋关系的投射和泛化。如果我们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是安全的,那么成年后的我们就很容易和别人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14、所有良好关系的基础都来自爱的依恋,而所有糟糕的关系都来自于依恋的缺失。
15、那些成长在充满控制的家庭环境中,经常被指责、批评、贬低的人,他们的心里就埋下了自卑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