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洗澡》有感
《洗澡》以某个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第一si xiang gai zao yun dong为背景,这部小说写的是那段时期后,知识分子第一次si xiang gai zao 的经历,描绘了这一批知识分子的众生相。书分三部分,分别以《诗经》中的“采封采菲”、“如匪院衣”以及屈原《渔夫》中的“沧浪之水清兮”为题。知识分子处于被迫洗澡的痛苦之中,那绝非一两次就过得了关的,你得把自己内心深处骨头缝里所有隐私和污秽统统晒出来,否则就是不老实不忠诚。杨绛先生笔下,余楠朱千里杜丽琳许彦成等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在洗澡会上作践自己,唯恐把自己搞得不臭,过不了关。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不纯不诚,不能永恒。
杨绛先生的文字温婉、幽默,画面感强,写这种敏感题材,杨绛先生不可能直抒胸臆,把内心的真实感受全盘托出。她的文采在这本薄薄的书中似乎也难以尽情展露。平实的书名《洗澡》刻意不去吸引眼球,但每一部的标题如深藏在坚硬蚌壳中的珍珠,熠熠生辉令人眼前一亮。
第一部:采葑采菲。出自诗经《邺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你只顾采摘葑菲的叶子,却不知道深埋在地底下的根更有价值。只要不违反道德规范,我将与你至死不离。意指当时鱼龙混杂汲汲一堂,各路文化人纷纷舶来,在姚家那个院子里安营扎寨各显神通。封菲皆为根茎植物,告诉人们不应该只看到表象,更应该注重内在品德操行。开场人物余楠这个“把老婆当biao zi”的人就实在让人厌恶,并且打算抛弃妻子,余楠者鱼腩也。宛英代表着封建旧社会传统女性,没有知识,不会反抗,也因为时代所致自己对自已没有主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是一生,但好得她生性善良,姚太太一眼看出她真心诚意。其他个号人物的陆续出场,有几个为诸多人所钟爱,每个人都有各层面上的问题。也应了题目“采葑采菲”。
第二部:如匪浣衣。出自诗经《邺风.柏舟》:“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心中的忧郁就像没洗过的脏衣服,轻轻地说,细细地想,我终究无法展翅高飞。“心之忧矣,如匪浣衣。”意思是心中的忧伤无法抹除,如同无法洗净的衣裳。用来比喻忍辱含诟,生活过得不顺遂。诚然这有些卑鄙品行是需要从明镜台上拭去,可是谁又愿意被人强行扒光衣服押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扎着锋利钉子的搓板“洗澡”,过去的历史岁月中又有多少人的明镜台玉石俱焚。但如果从文字表面解释“如匪浣衣”,杀人越货的匪徒河边冲忙刷洗血迹斑斑满是罪证的衣服,焦虑不安的心理和神态也很容易联想的到。是否可以理解为暗喻许彦成与姚宓之间的恋爱的无奈与纠结呢?
第三部:沧浪之水清兮。出自古歌《孺子歌》。《楚辞.渔父》记载:屈原被放逐,在江边谓渔父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劝之:圣人的本领就在于能顺应时势,你为什么不同流合污呢?”屈原听后不以为然,表示宁可葬身鱼腹,也不玷污自己的清白。渔父遂高歌而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向屈原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祸福皆由人自取,识时务者为俊杰。沧浪水清喻清廉之世,沧浪水浊喻乱世。善于调整自己,清世乱世都可为我所用。某个运动的突然到来,众人随着运动的愈演愈烈,从无足挂齿的心态到诚惶诚恐的转变。但可以明确的是,没有人是自觉自愿的。识时务者狡猾如余楠,“洗澡”不过是苦肉戏,只要还能爬,一切为了上位谋利。愚固者如朱千里,最后承受不住自杀未遂,失神落魄。这是劝说世人应逃世避祸,独善其身,应时势而造英雄,又或者是反衬“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炼自己。“洗澡”的压力使得朱千里、丁宝桂、余楠和杜丽琳等人被迫放弃自我,经由“洗澡”,备受羞辱之后,最终以臣服之姿向一种无形的社会威权低头,实现了“脱胎换骨”,得以“重新做人”。形格势禁,许彦成自然也难以抗拒“洗澡”背后的威权力量,然而,当“洗澡”运动铺天盖地泰山压顶向他扑来之际,他尚能拒绝放弃自我,保有为人尊严,在“洗澡”时不失做人的体面,而他和姚宓的爱情,也在经受住了以“作践自己、揭发他人”为特征的“洗澡”考验之后,显得更加默契、坚固。
纯洁是一种思想境界,在那样的时代,要保持纯洁很难。杨绛写作《洗澡》,一方面,是要展示一个“纯洁的友情”故事,另一方面,是要描画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以及”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众生相”,洗澡对他们影响是由头到脚的,一盘水倒入的同时,还沁进血液里面去。心至纯,行乃果。也不知这样的一次洗澡,身体的污垢到底洗干净没,但显然,有的人肮脏至极,有的人干净无比。希望有些人裹紧衣裳不让不雅被他人瞧见,而另外一些人,能肆无忌惮得走在阳光下,全身心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昼里奔跑不惧撞人,夜里疾行不怕撞鬼。
巴金在他的“讲真话”之五中说道:“大家都在豪言壮语和万紫千红中生活过来,怎么那么多的人一夜之间就由人变为兽,抓住自己的同胞‘食肉寝皮’?”又在“讲真话”之一里说道,“yun dong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每次yun dong过后我就发现人的心更往里缩”。巴金对于那段特殊时期的长时间深刻反省,与《洗澡》中对于这场知识分子们用雅言戏称的“洗澡”运动的反思,确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虽然杨绛先生的创作初衷大概是揭露知识分子内心的劣根性与接受改造的迫切需要,但却在客观上写出了时代潮流与民族精神中蕴含的“虚伪”,呼唤由内而外的觉醒,唤醒人性中的“纯真”精神。正如许彦成说:“我只是觉得这种“洗澡”没用——白糟蹋了水。”“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一个人可以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不好。所谓自觉自愿是逼出来的,反省与改正荡然无存。谁都相信自己是好人,尽管有缺点或错误,本质上是好人。“越丑越美,越臭越香”“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足”,可是沧浪之水并不在足下,而是在人的心中。
诚无不动者,人间至真至纯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