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87天,627英里。
这是英国作家乔伊斯·蕾秋的作品,书名叫《一个人的朝圣》。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哈罗德·弗莱老职员,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在这87天里,哈罗德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当初看到书的介绍时,其实就猜到了结局,只是很佩服哈罗德的勇气与坚持。因为在中国,60岁的大爷,大多数常态不是带孙子,就是在等着带孙子的路上,一辈子的操劳就是等着自己的子女付出。年轻的时候挣钱忙工作,供子女读书,即使做得不愿的事,但是想着能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硬着头皮也上,忙忙碌碌一辈子,终于等到可以轻松下来忙自己的事的时候,早就忘了自己要干嘛了,于是又眼巴巴的等着子女结婚,等着给他们带孩子,帮他们减轻负担。。
今年我爸已经50了,我虽然已经工作了,可说到底依然生活在他们的羽翼之下。当初考大学的时候,本想着考一所离家远的城市,无奈最后连省都没出,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想着出去工作,结果,已经在现在基本在家乡扎根了。有时候厌倦自己的生活也会跟父母拌几句嘴,每次都是以我学历太低外出不好找工作,要不就是我是女生,一个人在外面他们不放心之类的理由驳回,哎。
其实我很希望父母的专注力不要完全放在我身上,我希望父母也能像哈罗德一样,去找寻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我爸喜欢钓鱼,可以经常去钓钓鱼什么的,或者去周围近的景点玩一玩,去找寻他们的爱好,不要总是等待着我的需要。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这么希望父母能像哈罗德一样,是因为有一天我更怕自己也会像父母一样,今后一辈子也围着我的下一代,可是那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人这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叫我们努力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可是,当你真正长大的时候,也许有天你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现实打败,过上了父母口中所谓稳定的生活,可是,你内心真的接受这样的安排么?
哈罗德60岁才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在这87天里,他忍受着孤独,寂寞,忍受着别人的不理解,但是最终他还是完成了自己的旅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而我们呢,人生才刚刚开始,或许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父母的帮助下已经过上他们口中的稳定生活,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么,未来充满了一切可能,为什么不能勇敢的踏出一步,勇敢去找寻自己的人生呢?
人生不是只有稳定和传宗接代,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你喜欢什么就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对得起自己的心就好了,要不马云怎么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俞洪敏怎么会有今天的新东方,所以,像哈罗德一样去前行吧,也许你就是下一个他们。
“有些路,注定只能一个人走。就像你的生命,注定只能用你自己的灵魂把它点亮。”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段话,也希望我们都能像哈罗德一样,找到生命的意义去点亮自己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