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一个可爱的小妹妹聊天,扯到极简主义的生活。
我的生活也不算有多极简,但是内心和行为一直在做一些断舍离。
武汉这边秋脖子短,今年尤甚,晚上和室友扯淡,瞎扯最近两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天气这么冷,可能是小冰期快到了,这个历史的变迁啊,其实和自然是脱不了关系的,那个明朝灭亡啊,其实和小冰期脱不了关系,BALABALA扯了一大堆伪科普,室友一脸懵懂,说啥信啥,其实我也就是当睡前故事瞎BB,还好她不懂哈哈哈哈。
说远了,回正题,天气变冷,今天下午清理衣柜,准备换季的衣服,发现人真的是不断长大,喜爱也不断地变化,以前喜欢的衣服,现在都不想穿。要么太过学生气,要么是因为以前喜欢的潮流,早已过时,即使只是过了一两年而已。一个小时,把衣柜大部分春夏的衣服全都扔了,每年都会在换季的时候这么来一遭,但是今年断舍离的格外多,也许是人变化太大。
正好前两天发现了一本《极简生活:简单而美地生活》,今天就拿来说一说,极简主义&断舍离。
这是一个日本作家写的,貌似在极简主义这块还有点名气,不过比起封面来,里面的设计花花绿绿的,色彩上可不够极简。
“丢弃”的三原则:
1、现在不需要的东西要立刻扔掉
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就是你现在不会用,而且估计短时间内也不会用的东西,它不是生活中的低频使用的必需品。
2、属于过去的东西要扔掉
什么叫属于过去呢,比如很久没有穿过的衣服,即使在正当时节的时候也没有穿过的,比如中学时候买的很贵很喜欢的鞋。
3、属于遥远未来的东西要扔掉
你以为你可能以后会用到的。比如你以为你会学某本书,但是这个计划在一年前就在却到现在都还没实施,并且未来也很难去学,这本书就该送人了。
Wonderful,right?
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模型,不仅仅是物品,还有人际关系、愿望篮子、每天日常,都可以适用这个习惯。
❤ 人际关系的断舍离
人际关系有一个特征,已经建立了的关系,很难主动剪断,因为主动去删某个人好友,往往会给人一种负面的感觉。我们可以选择在自己这边卡好建立关系的门,这里并非指单纯的社交软件的添加好友,而是切实的与人建立友好的关系,甚至深化到友谊。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为什么(目的,原因)。建立关系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想清楚这一点,给自己的关系都分一个类,然后就可以过滤掉很多不必要的社交,也不会为微信上一堆陌生的好友的搭讪、动态而苦恼的想要逃离地球了~
❤ 愿望篮子的断舍离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计划,有很多梦想,购物车总是有东西,看到朋友圈文章就想去哪哪哪旅游,喜欢看动漫就想学日语,看到微博XX明星秀马甲线就想每天健身,然而梦想堆了很多,却很少有实现的。这个时候何不将自己的梦想分个类,精选出最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作用最大的、最喜欢的呢?
上面是琴叔“hobby学习篮子”的清单,愿望篮子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随便给人看呢~,所以大概的看一下琴叔的学习篮子吧
根据喜爱程度,成本,对以后的作用,面临的困难,紧急程度等等原因,最后确定了一个优先级顺序,暂时舍弃一部分目前以及长期内难以执行的Hobby,最后只保留了,啊不对,只舍弃了尤克里里、篆刻、俄语。
最优先的是Python,长跑,其次是绘画,日语,再次是养花。养花这个事吧,算是暂时给现实和理想让道。
所以琴叔每天的心情不再是:那么多想做的,不知道从何做起,又感觉什么喜欢的事情都没做。
有了明晰的目标以后,每天的日常也就可以好好的预估一下啦~
❤每天日常的断舍离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了很好的习惯。
每天起床,把今天重要的待办事项列下来,按重要程度和完成成本确定顺序,中间有额外事项可以判断优先级以后插进来。
内存排序算法有多少种来着?
舍弃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不懂舍弃,则负重前行,越走越慢。
忽然觉得自己是老干部文风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