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开始明白别离的意义是那天,我骑着车送我妈去车站坐车那天。年关已过,她要去远方打工了,为了我和弟弟的学杂费,和一家人的生活。
离家里最近的公交车步行都要五十来分钟。所以最快的方式就是自行车,我妈骑车带着我,我抱着她需要带的行李。行李有些重,我抱着有些吃力。
路上有一节上坡,有点长,有些吃力。
“妈,我下来走吧。上去了再坐车”
“不用,你好好坐着,别动”我没有动,车子缓慢地向上攀爬。有点歪歪扭扭的。
n那天,她穿着黑色的袄子,手肘处有点不知从哪蹭的灰。我还记得她后脑勺头发里一缕缕白发的模样。
车站到了,我推着车现在路旁,看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提着一个大包,向公交车走去,那辆公交车,开往火车站。
看着她的背影,不知怎的想到下一次见面就是一年后。心里就有点难受,鼻头有点酸涩。然而孩子年纪的自己,觉得有些矫情。毕竟一年一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后来,我去外地念书,就成了她送我。
在家的日子里,总会被嫌弃。而离开前,她总是最牵挂。总会问:“这个要不要带,那个要不要带,钱够不够?”
不同的车站,同样的别离。只是出行的人和送行的人角色换了。
在车上坐着,透过窗子,我能看到她在看着我。离去时也是一步三回头。直到出了车站才不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