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XX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只要孩子语文数学不好,体育老师就成了“背锅侠”。
不过,我今天说的可不是“背锅侠"的故事。
2020年12月19日晚,王小龙老师在新网上钉钉群为网师学员授课《构筑理想课堂》,为大家讲解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脉络清晰,讲解生动,有原文解读,有自己理解,还有案例佐证。案例用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守株待兔》,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
听课之前,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提交预习作业,只是通过对课程资料的学习,对于预习里提出的那些问题,有过一些零散的想法。听完课后,又因为身体恢复不够好,没有及时整理听课所得。放了两天,回味王老师的讲解,,再看课程资料,对标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反思当下语文课堂(主要是自己的语文课堂)获得以下几点启发:
第一、有效教学框架的落实,既包含着教师对文本的细读,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先前提得最多的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最近两年,大家又将语文教学目标转向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关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与新教育提出的“三类目标”(A类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B类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C类附著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价值观多属于此类目标。)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借用王小龙老师的话,就是“三维目标”更多指向结果,“三类目标”更多指向实际操作。
先来比对一下王老师《守株待兔》三类目标与我们日常的教学目标。
A类:1.掌握9个生字的音形义;2.能流利地朗读本文直到背诵;3.能讲述这个故事。A类三个目标也是日常教学目标。
B类:1.细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对于寓意的特有理解;2.深度阅读,尝试理解“守株”的不同含义。目标1,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会领着孩子去探究寓意,对于文本挖掘得比较深的老师,可能会放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特有理解。目标2的深度阅读,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顶多抛出那样一个话题,一般不会深挖其中的不同含义。
C类:1.学会小组交流意见,分享观点,并通过讨论修正观点;2激发对古代经典的兴趣。这里的目标1,我的理解,它不只是本节课的目标,,更是中段语文课堂里一直都应该关注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它最后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常态。目标2是日常教学目标。
这样对比之后,就能发现,这里的三类目标与日常的“三维目标”最大的差异,是B类目标,而老师对于文本的细读理解,直接决定了对于B类目标的确立。具体实施B类目标,又涉及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要求这样的语文课堂体现四个中心(即《人是如何学习的》提到的“学生中心、知识中心、共同体中心、评价中心”)
第二、日常教学中,预习的价值不应该被低估。
仔细阅读王老师设计的《守株待兔》预习单,完全看不一个初中英语老师的设计,更像一个非常专业的语文老师的思考。
三年级下期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虽然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因为三上的文言文教学渗透了学习文言的方法,对于阅读中有疑难的词句,也可以通过看注释、看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进行预学。
“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并在文中找依据“”这类预习题对于孩子有挑战,但是孩子提前有思考,课堂的交流与分享更容易向纵深推进,去发掘知识的魅力。第四问(这个农夫是个愚夫么?)和第五问(在生活中,你愿意成为这个农夫么?)对于三年级的孩子,预习中去思考这个问题,我无法预判孩子们的想法。如果但从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让学习与人的生活与生命发生共鸣,这样深刻的解读与设计,是值得佩服的。
预习,既是学生独立学习的绝佳机会,又是老师了解学生前拥理解的最佳途径,同时为后续的教学做基础知识的准备和学习方法的渗透,形成积累。因此,怎么重视预习都不过分。教会学生预习,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至于如何编制预习单,如何使用预习单,也是值得所有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
第三、课堂教学中要破除”主体性神话“,建立以“对话”为中心的课堂。
当年我还在县城的时候,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导学案的使用被捧上神坛。最初学习时,我满怀激情,带着语文组的老师做导学案,去寻找其中的可行性,想打破课堂里的“教师主体”神话,后来变成运动式的“导学案”模式,矫枉过正的结果是变成了“学生主体神话”,老师们疲于应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对“导学案”也是敬而远之。
2011年进入泡小天府后,我的视野和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后来学校开始“分享式教学”研究,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对于导学案,倾向于使用其合理成分。新教育中的导学案,分版块,定行为,既关注教师行为,又关注学生行为,但都是围着着“知识”这个伟大的事物开展活动。
“知识中心”就是要发掘“知识的魅力”,围着着“知识”开展对话。对话的前提是有效的倾听。作为小学老师,课堂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思考与应对的能力。
至于如何挖掘知识的魅力,如何让所学与生活、与生命发生共鸣,还需要再去回听王老师的课。
回到题目,王老师是英语老师,如果你的语文是这样的英语老师教的,那是你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