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抱阴而负阳”......自古以来,平衡之道备受推崇,不管是道家的阴阳平衡,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都讲究一个词——平衡。
平衡的定义用物理学来解释就是:(1)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产销、收支。(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如果是人可以理解成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平衡就意味着稳定,这种稳定是相对的稳定。
一个国家,君民平衡,才不会发生动乱;一个家庭,长幼平衡,家庭才能和睦相处;而对于个人,则是劳逸平衡,方能健康长寿。平衡之道如此重要,一旦失衡,带来的小则损失,大则灾难。
近日,我对此感受良多。新精英生涯的古典老师把生命之花分成8个部分,分别是自我实现、职业规划、个人成长、财务、家庭、健康、娱乐和朋友及其重要的他人,把他们全部放在一个罗盘里,各占1/8,缺一不可,否则即失衡!而人往往追求的前面的四项,想要快速的自我实现和财富积累,而忽略了健康、家庭等。貌似这样的追求会使自我增值更快,其实不然!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快若脱离了平衡,就像脱了轨的火车,结果车毁人亡......
就于我自身而言,我渴望成长,变得急促,处于失衡的状态,每天都想多安排一点学习的时间,于是挤掉了娱乐与健康的时间。这几天感冒,倒下来,才发现自己太累了,失衡所致。这样一来得不偿失,前期的好状态,需要好久才能平复。这也令我想到了许多用健康买时间、买金钱的上班族,失衡的结果总是令人惊悚。
说到平衡,那么学会寻找平衡点对于掌控平衡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像电影里的张三丰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挫败对手。阿基米德老先生也说过:“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由此可见,掌控平衡点是多么的重要。平衡点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能把握好那个度,若事事皆能掌控度的话,必然能游刃而有余。如此,我们便不会失控。如果能把握好一个度,就不会连刷个朋友圈也停不下来;如果能把握一个度,就不会沦为手机的奴隶;如果能把握好一个度,就不会动则大打出手......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平衡呢?如何掌控平衡点,才能恰到恰到好处呢?孔子的弟子子贡有一次谈论师兄师弟们的性格优劣时,忽然向孔子提了个问题:“先生,子张和子夏两人哪一个更好一些呢?”孔子想了一会儿说:“子张过头了,子夏还没达到标准。”子贡接着说:“是不是子张要好一些?”孔子说:“过头了就像不达标准一样,都是不能掌握分寸好的表现。”这是“过犹不及”的出处。孔子先生对弟子们的分寸把握要求严格,一定要恰到好处。这也体现了在中庸思想中,平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道可道,非常道。学会平衡之道,学会掌握分寸,学会掌控自己,这既是高效能人士的重要习惯,更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掌握平衡之道,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