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认到葵花巴巴的。
是先吃到葵花籽还是先看到向日葵,总是没闹明白。
想来也是弄不明白的。再说,那么多俗事,弄明白干什么?不是有诗和远方吗?
农村呆久了,是看不到风景的。
除了远处的光山,天上的红霞,近处,只看得到农田茅舍或牛羊鸡犬。
夏日里,我们常常坐到街沿坎上看着自留地里高高的葵花挺立在苞谷林中,仰着金灿灿的头,向着太阳开放,极其打眼。
打眼归打眼,发呆的还是发呆。不知道多少个日子,我就是在这样看着葵花巴巴发呆或者发着呆看着葵花巴巴睡过去的。
大人在忙他们的农活,老人在编他们的筐,我睡过去,做着吃葵花籽的梦。
也有极为开心的时候。也是因为葵花。
常常会有长不大的葵花,廋骨嶙峋的怏妥妥的立在田里或者荒地里。我们都知道它是结不出籽来的,就拿了一把镰刀,把它们砍了,举在手中,和小伙伴们像举着胜利的旗帜一样疯追狂奔。拿着葵花的人像获得金牌的选手一样充满成就感。
我们那时的玩具都是一次性的。
今天把这几颗葵花玩怏了,自己也就筋疲力尽了。等到明天,又可能看到一枝新开的长不大的瘦葵花。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末期农村,葵花还是稀有植物。那时,玉米等主粮的产量低得可怜,生产队是不准种葵花等吃不饱肚子的作物的。
加上肥料不够,为防止葵花与苞谷等主粮争肥,大田里偶尔长出来的葵花,被我们扯了当玩具,似乎是被鼓励的。
真正能够结籽的葵花,是种在自留地里的。也不多。家家户户都有那么几颗。因为是自留地,精心照料,肥料充足,葵花也长得好,往往比其他作物高。
金灿灿的葵花巴巴,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也勾引着我们的口水。但小孩子们只能远看,不得近摸,否则轻者被吼回来,重者被打出血。
因为,那是一家人过年才舍得端出来的奢侈品。
有时,逮着机会,我们也躲进人家的自留地里,悄悄的搬弯那基本上成熟的葵花巴巴,从沉甸甸的花盘里扣出一些生葵花籽,装进小荷包里,尝尝鲜。
今天,向日葵已经产业化了。儿童们绝不稀罕去玩葵花巴巴,葵花籽也已经不被人们稀奇了。有的商家为了吸引人,还直接把葵花巴巴烤熟了卖,而且比葵花籽卖得贵。
现在,偶尔下乡,看到一片片葵花巴巴,竟然找不到儿时那种感觉了,只能远远的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在群里秀秀,在朋友圈晒晒。
唉,能不能再去乡下,躺在树荫下,看着葵花巴巴发呆?最好是能够在发呆中迷迷糊糊的小憩片刻。
这,竟然又是另一种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