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行动784/1001(17.12.1)
思考:
语言代表了什么?
一个总是说自己说话比较直的人,伤了人还不知道,TA的人际关系会怎样?TA总是忽略别人的感受,必定大家不会太喜欢TA。
一个总是爱抱怨的人,最终会有怎样的人生?TA的抱怨都会变成现实。
一个总是说话词不达意的人,表达混乱,给人会留下什么印象?逻辑思维不强,在职场必定会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一个人怎么说话,就说明TA是怎样的一个人。
扯点题外话:看过《我滴个神呐》那部电影吗?(强烈推荐哦)
PK是外星球的人,他那个星球上根本不用语言,他们只需要一个眼神,就完全了解了对方的意思,真正是心有灵犀,大家只要手握在一起,对方所有有关前世今生的信息都主动呈现。地球人的我们,就显得很笨拙, 需要每天说很多有用无用的话,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帮助我们和别人建立连接。
语言是很低级层次的沟通,如何沟通,如何通过沟通的模型解决我们的难题?
今天提供三个我自己很受用的模型。
模型1. 倾听+复述+确认
举个栗子:
场景1
妻子:今天我真的很生气,那个某某某,又在说我的坏话!
丈夫:就是,她就是个喜欢背后说人坏话的人,这正说明她自己不好。
场景2
妻子:今天我真的很生气,那个某某某,又在说我的坏话!
丈夫:哦,今天你真的很生气,那个某某某,又在说你的坏话。
场景1是现实生活的场景再现,丈夫顺着妻子的意思也把某某某骂了一顿,但是妻子并不觉得被理解,负面的情绪没有缓解。
场景2沟通中听的一方复述对方的话,说的一方感觉被理解,被尊重,感觉好了很多。
不出主意、不批评指责,我顺着你的意思,是不是就是好的沟通、聆听方式?
不是。专注聆听、准确地复述出来,就够了。
如果在商务沟通上,对方反馈了很多问题,你需要反馈“你说的意思是12345,是吗?还有要补充的吗?”
模型2. 结论先行
举个栗子:
你刚刚负责了一场展会回到公司,领导问你展会效果如何?你能想到的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人流量大,人气不错
②来咨询的人挺多
③新闻媒体来采访我们展位
④签订了3个合同
如果你直接这样零散的汇报给领导,我相信领导听着肯定心累吧。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尤其是商务沟通场合,自上而下先说结论,然后再说具体细节。而不是把大脑思考的观点直接抛给对方。我们这样说怎么样?
领导问你展会效果如何?
你可以通过“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的方法汇报。
(结论先行)这次展会总体效果不错:
(概括归纳成2点)
①销售有收获:签订3个合同;
②品牌曝光率大:人气旺、有新闻媒体采访
相信如果你是领导,看到这两种陈述,肯定会喜欢第二种,这就是结论先行的效果。
模型3:谨记目的
如果前两个是工具,那第三个模型就是心法了。
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沉默不语,要么疯狂发作,全然忘记了本来对话的目的是要和对方一起决绝问题的,找到一条双赢的道路的。
不难现象,当我们偏僻谈话的目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后果?
所以,我们头脑中必须绷紧一根玄,牢记自己的目的,时刻提醒不要偏离这个大的方向。
举个栗子:
老王是做印刷生意的,每到年底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收账。去年有个客户欠他将近百万,交流过好几次,对方都说没钱。这让老王既无奈又生气,愤怒的时候已经开始琢磨,到底是该用白道还是黑道解决呢?
当然,冷静下来后,他是这么想的:
①我要为自己达成的目的是什么:把钱要回来。
②我要为对方实现的目的是什么,让对方知道守信用的重要性,做一个诚信的商人。
③我要为我们的关系实现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我们以后还能继续合作,并给我介绍更多的客户。
当着三个问题弄清楚后,老王就摆脱了傻瓜式的打或者逃的选择:不谴责对方欠钱不还,不指责对方没信用,而要用事实开场。
双方一见面,老王就展开了精心准备的对话内容——陈述事实、说出感受、提出具体要求。
对方当然也没有那么容易配合,讲了很多自己的难处。
老王重新描述了对方的情感,表示能够理解,现在生意确实不好做。然后进行对比说明:我今天来是为了达成双赢,绝不是为了找麻烦!接着塑造了共同目的,我们都希望今后还能合作愉快,对吧?....
最后出人意外的是,老王本打算对方还一半钱就能过好年了,最终的结果是全款到账,而且对方还把他留下喝了一顿酒。
老王的案例很经典,他用到了模型——1倾听+复述+确认,用到了模型3——“谨记目的。
光学不练,是假把式。表达能力可以训练,逻辑思维也可以训练。
昨天同事给我反馈说她用到了所学的第一个模型后,成功的处理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同事不管对方怎么生气的表达,她都记得她“谈话的目的”。
你有什么好的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