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说我正在写教案。垂死病中惊坐起,发现还没写教案。写教案,写教案,当老师就必须得写教案。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要写教案呢?
为什么要写教案?还不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不然,谁愿意写那玩意儿,难不成不写教案还没法上课了?你说。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写教案当然能上课,但多半是上不好课的,哪怕你是久经讲台的高级教师甚至特级教师。
而那些把写教案看作是应付学校检查的老师,要么没充分认识到教案的作用,要么写了教案,却发现对教学没有多大帮助。换句话中,因为认识不到位和方法不对头,所以写得很应付,教得很痛苦。
那么教案到底有什么作用?如果不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我们为什么还要写教案呢?
其实,教案是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一个好的教案,能帮助我们理清教学思路,明确课堂任务,避开教学中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它还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基础。
可是为什么我写了这么多年教案,却没有多大作用,甚至感觉教案成了工作的累赘呢?你没用对方法,当然作用不大;教案作用不大,当然没有写的愿望和热情了。
那么重点来了,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怎样写才能充分发挥它对教学的作用呢?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那些低效循环往复的教案是怎样写的。通常很多老师写教案是用学校发的一本教案本,上到哪儿就顺着本子写到哪儿,写完一本或写完一个学期之后,能交差就算完事儿了。
比如明天要讲语法,那就写语法教案;后天要讲作文,那就跟在后面写作文教案。可以说,这样的教案几乎没有规划性和前瞻性,总是上什么写什么,上到哪儿写到哪儿。为这一届学生写的教案用完了,等到教下一届学生的时候,翻出来再用,连标点符号都不用改,反正新一届的学生又没听过。
这样做和这样想的老师,几乎是混日子型的。但凡有点追求的老师,骗得了学生,骗不了自己。很多时候,你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热情,就是在这些没有创造性的活动中慢慢消磨掉的。你的教育初心就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中失掉方向的。
那要怎么写才能改变混日子的现状,甚至摆脱职业倦怠,把写教案变成一种享受呢?
答案的根本思路和精髓便是“创新”。都说创新给人热情,创造给人力量,好的教案必须是有创造性的、高效率的。具体怎么做的?
第一,不要按教科书编排写教案,而要按知识分类写。因为我们在依据教科书编排一篇接一篇上课文的时候,难免会穿插其他的知识点,比如讲完第一篇文章会讲讲作文,讲完第二篇文章该补补病句。这样交叉着写教案,老师的知识点是分散的,学生的所学也是零散的。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不是把所有的内容杂糅在一起,而是按照知识点分类去写教案,比如把教案本分为作文、病句、成语、文言、诗歌鉴赏等等。这样,老师对教给学生哪些内容,会有一个非常清晰明了的掌握。老师不乱,学生才能清楚。并且,在给学生复习某个知识点的时候,不用再把所有教案都找出来,七拼八凑组织内容,只需拿出相应的知识点教案,便一目了然了,既高效又省事。
第二,不要用同一种颜色的笔写教案。我们都知道,课堂内容并不是平等划分的,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用不同深度的笔标出不同重要性的内容,能够让我们更明确的掌握课堂重点,提高上课效率。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意识到教案不是一尘不变的,这一次的教案写完之后,要在段与段之间或者页与页之间留下一定的空白,为下一次上课修改内容做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