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五年级 男孩子,成绩上等,11岁,会遇到念的和写的不一致,怎么训练呢?
答:
我理解到的是手眼口的协调上的提升。我们知道孩子们的学习包含专注力,还是协调能力,感官储存通道,对于这个孩子,念都念对了,但落笔会写错,可能是在储存记忆的时候,孩子他可能是通过视觉记忆,而有的是通过听觉,有的是通过感觉,这个孩子明显不是视觉通道,有可能在感觉通道。这样的孩子要多训练哪些方面呢?
第一,手眼口的协调能力。比如我们之前读书时,老师都是要我们指着一行字,大声地念出来,而现在很多读书都是默读,只是眼睛看。而先前的要求就是在训练手眼口的协调,手指着,还要念出来,感觉专注在一个点上。可以用这个方法训练一段时间。
第二,可以练习将红豆和绿豆混在一起,家长协助学生,拿着筷子分别夹出来,就是让他这个专注力,看看能专注多长时间,有的孩子可能两三分钟就坚持不了,有的孩子可能会坚持十几分钟,每个孩子的专注力的时间是不一样。这样的训练就是要让孩子坚持去尝试着分开,把颜色不同的豆子分类。
第三,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呼吸放松练习。孩子的学习能力,大脑活跃全部需要我们的脑放松下来,对于这个孩子多做呼吸放松,了解他的家庭里面的教育环境,是放松还是紧张的。只有放松时,大脑才是活跃,思考能力才能专注和活跃起来,可以让爸爸妈妈训练一下。
第四,更多的是肯定和欣赏教育。越多的指责他:你怎么这么马虎!越贴标签的话呢,越容易出错。因为越多在旁边的指责和贴标签,他的大脑和情绪都很紧张,一旦紧张也很难做到正确。作为家长,不断肯定和鼓励,肯定他的成绩,是最好的。
第二问:11岁男孩,非常喜欢踢足球。最近很躁动,几乎不能安静。怎么可以帮他呢?
答:
原因分析:第一,孩子的发育提前,可能是生理发育导致内在的荷尔蒙分泌比以前会多一些,他比以前躁动,很难安静下来,有可能是这个阶段性的问题。
第二,你对他言语提醒,他道理懂,但他无所谓的样子。当然他呈现的是无所谓的,内心里想改,但身体不听他的使唤。这样的可能性可能更多。
建议:第一,和家长了解,是不是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波动。家庭教育的氛围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表现,当家长配合老师,了解孩子的需求后,我们才能找到背后的原因。
第二,这类孩子就让他更多的时间去运动,去释放他的荷尔蒙或者运动的能量。释放足够的时候,才会安静。能量是守恒的,孩子的能量高于成年人的。如果他的活动量不够的话,就会难以安静下来。
第三,我们可以做一个健脑操,挂钩法,让孩子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替。
第四,理解孩子在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各种呈现,因为只有理解了孩子,不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比如当他躁动的时候,老师用温柔的眼神看着他,他会有所觉察,也可以无意识摸摸他的脑袋。这样远远大于给他讲道理的效果。这样的方式是在告诉孩子,我看到你了,但不是责备你,而是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注。讲道理对孩子来讲,语言是很薄弱的部分。用肢体语言或者温柔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可能这样孩子就会尝试自己安静下来。
回音:这周这个孩子明显安静了。但是是在和他妈妈面对面沟通后产生的效果。我啥也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