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程中的每一个结果,都曾有我们自己埋下的伏笔
静彤两眼红肿的出现在我眼前,她一眼看到我便泪眼婆娑,不停地抽泣,我看到这场景被她吓到了,知道她前两天重感冒发烧,我给她开了中药、西药都已经好了的,赶紧问她这是怎么了。原来,是女儿让她这般气急败坏、难过不已。她说前天很不舒服时,全身没力,女儿已经放假在家了,就想让她做饭,可这孩子不但没做饭,还睡到上午11点多不起床。吃完饭,碗也没洗跟她要了一百块,出门还告诉她晚上不回来吃饭了。今天她又说中午煮面吧,可女儿两眼不屑的瞧了一眼她说:“我怎么会煮面?”这下惹恼她了,接下来便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咆哮。
记得刚认识静彤时,给我的印象是个真诚、善良、没有心计,但对人生没有规划、不会思考、不知道孩子需要教育、整天沉溺于牌局中的女人。女儿上一年级、二年级时,早上送去学校,下午放学基本都是我接女儿时顺道给她接回来,问她在哪里,从来都是一个答案:“还在打牌。”有时候晚上十点才把睡眼惺忪的孩子带回去。
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是心思细腻,敏感叛逆的。她在腿上纹身;她在学校留的长发,却把两鬓的头发都剃了,看起来好不别扭;每天用各种带“品牌”的化妆品把脸铺的雪白,嘴唇涂着朦胧的胭脂红;她开始谈恋爱了。
阳光洒满日子的角角落落,爱便在我们生命中春华秋实
若兰是名老师,一个普通的女子,淡淡的妆容衬上柔和的笑容,干净得体的服装在她微胖的身材上更显端庄,她个人世界里的不愉快似乎都被她满满的能量化解。不论有没有空闲,哪怕不午休,晚点睡,她都会抽出时间练字,画画,阅读,练琴,给孩子们写信,连每个晚上洗澡时也用来听电台的阅读。
晚上偶尔会接到女儿下晚自习后打来的电话:“妈妈,我又想你了,天气好热,要多喝汤水,注意身体哦,替我向家里的所有人问好。。。。。。真希望快点考试我就可以回家见到你啦。”她掩藏不住溢出来的开心,整个脸都像开了花儿一样,始终如一的柔声回道:“好的,谢谢我的小公主,妈妈会注意的,你也一样,我会代你转告对家里人的关心的。”
说起女儿开朗活泼、彬彬有礼亦温婉懂事,这是认识的人都知道的。空气刘海下白净的脸庞,柔顺的娃娃头,待人接物时笑起来的温和像极了若兰的模样。
或许是从小沐浴在妈妈温柔的笑容里,也看到妈妈无怨无悔的坚强,哪怕是每天工作到深夜,哪怕是忙碌的饭都没时间吃,哪怕遇到再怎么焦头烂额的事情,到了妈妈手里都会迎刃而解,而长这么大仅仅见过妈妈生气过一次,以至于她被潜移默化了。
尽管有外婆包揽了所有家务,但若兰的女儿9岁就学会了独自买菜、做饭、洗碗拖地,照顾弟弟并督促弟弟学习。看到妈妈累了,会给她揉揉肩,捶捶背,最感欣慰的是在放寒暑假时常常会悄悄的给爸爸妈妈做宵夜。没有因为家庭的环境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没有不知感恩被宠溺成公主脾气,她在妈妈的耳濡目染里快乐的成长。
看过《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被这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感化了。他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包括老师、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是感人肺腑的。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让爱的美德永驻我们心中。我们每一个灵动的生命,时刻都在享受和给予爱!
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而没有爱也就谈不上教育。”
一个人的原生环境何其重要,那些潜意识的思想就像藤蔓一样遍布身周,如果我们能从自身认识到生的使命,就会尊重每一个人,包括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孩子就像一面反光镜,反射出的都是父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