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与表妹一起去悉尼到卧龙岗跳伞,从几千米高空把人丢到一半海水一半沙滩的美景中。下来时既惊魂未定,又内心雀跃。身边就是湛蓝的海水,我们决定去走走。
缓缓踱着,突然来了几个老外,走到我们近处就在地上捡着什么东西。中国人爱看热闹的属性立马在我们身上呈现。凑近,仔细看发现他们在捡泡沫粒,扔进随身带的袋子。犹豫了一秒(其实是放弃自己不好意思的感觉,因为我在国内也做过只是有感觉别人看我是大傻逼那种感受),我就也蹲身一起捡起来,表妹见状也加入。捡着捡着,手感不太一样了,粘乎乎滑溜溜的,思维还没判断出来,身体整个在报警,手条件反射似的扔掉了。扔掉的当下思维判断出来了,这是一个避孕套!!!接下来又犹豫了一秒,我还是徒手将它捡起扔进了老外的袋子。我们一直捡着地上那些碎泡沫粒直至那块区域全部干净。他们一直跟我俩说 thank you。我却很羞愧,肚子里有一堆话但最后也只是笑笑。明明该感谢的人是他们,看得出来他们是日复一日在做,而我们只是那么那么的偶尔为之。
那个避孕套的手感就这么持续在我手边,清晰深刻,直至现在回头看,它对我意义重大。我们人类真的占据了地球太多的资源,却不感恩还在继续破坏。
听起来这像是环保主义者宣言,事实是我不是。每日下班看到垃圾桶里满满一包垃圾,甚至两包,那个避孕套的触感就会涌上心头。你有看过鱼被避孕套套死的图片吗?如果假设鱼是一个人,会不会你就不会这么漠然。
印度圣人amma说让我们从大自然中只有所需,并且尽量回馈自然。这是一种自省也是一种慈悲。
就我自己而言,我有统计过自己这么1.5平方面积的生物能制造多少不可降解的垃圾。
1,早起的一杯现磨咖啡。杯身是纸做的没问题,但是杯盖是塑料的。
2,早餐和晚餐大部分是家里吃的,但是买菜带回来的袋子是塑料袋,虽然我们常常不会即刻丢掉,会用它们当垃圾袋或者随手用的袋子。从它生产出来到它死亡,只有两次利用。
3,中餐常常出去吃,但是有些餐馆为了省事或者说省人工,会提供一些一次性用具。而有时候偷懒点个外卖,外卖又常常会过度包装。所以一顿中餐会产生大量垃圾,利用次数只有一次。
4,会给儿子买很多玩具,而那些玩具大部分是塑料制品。玩具的利用率会高一点,因为用的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且有些用过还保留的好的可以留给更小的朋友。但依然是大量无法分解的塑料来源。
5,大量衣服的生产?关于这点,我之前有篇文章就有写过《我与衣服》,生产一件衣服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而我们又常常无法确保它被利用(很多留在仓库)或者说被好好利用(很多女性穿一次就留衣柜或者因为穿着效果不好就丢了,或者衣服太多导致每件衣服轮到穿可能一年就这么一两次)。
6,网购产生的大量快递袋,它们大多是从出生到死亡只被利用一次。
作为城市里的人,大量垃圾被垃圾清理车带走了,但去了哪里怎么处理的我们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我出生的小镇上,我们那有条河,大家都把垃圾往河边扔,我们只扔却从不清理。那个地方除了扔垃圾大家都躲的远远的,一到夏天苍蝇多的连扔垃圾都不想去。那城市里每天每个人产生的那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又去了哪里。
而我做过什么去平衡这种对地球和其他动物的迫害?答案是没有!
我没有种树也没有垃圾分类,但是从身边几件事大多数人都可以改善:
1,饮料可以自带杯,像我每天早上一杯咖啡肯定要打,那就自己带个杯子。一年可以节约300个杯子出来。
2,减少外卖。外卖一次的包装真的是用巨多来形容,一个中型垃圾桶可以被瞬间塞满。
3,减少不必要的网购,其中也包括衣服。看准了下手,不要天天剁手。买来就确保增强他的利用率。
很感谢澳洲沙滩那只避孕套,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反思,如果站在一条鱼或者一只北极熊的角度看自己,真的异常贪婪与膨胀。大自然已经给予我们足够用的资源了,我们却想要这又想要那,拿到手又没有好好用。像个孩子一样,好玩具永远在别人手里。
清贫的生活也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