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顺在县里种了三个月的菜后,好运又来了,结婚了。
延津县里有家姜记弹花铺,老姜有三个儿子,姜龙姜虎姜狗。一家人经营着弹花铺,出门眉毛头发都是白的。媳妇们进门之后,有了孙子孙女,家里慢慢不和谐起来,谁做得多谁出的力多,七嘴八舌的,有了隔阂。
姜家平日也是粗茶淡饭,一天狗咬死了一只鸡,老姜的老婆炖了鸡汤。老姜吃了鸡头,两只鸡腿给了老大和老小的儿子。老二姜虎的女儿巧玲只有三岁, 看见他们在吃鸡腿,便去抢姜狗孩子的鸡腿,那孩子抱着不放,哇一声哭了。巧玲的母亲吴香香啪给女儿一巴掌。老姜过意不去,上街给巧玲买了一只兔腿,吴香香扔了。
老姜喊来姜虎,想叫劝劝,不料老二说你们闹吧,我想出去静静。出去静静是有话头的,老姜没法就分了家,老二出去了,开了馒头铺子。
馒头铺子挣钱慢,姜虎走山西贩葱。同行的有老布和老赖,年底在一家铺子里喝杂碎汤,邻桌来了两男一女,互相调笑,看着不是一家人。老布和老赖多看了几眼还嘀咕,人家就挑衅,老布不说话,老赖不怕,杠上了。
那边把刚上的羊杂汤砸了过来,姜虎起先说有话好说,那边不买账,他揉馒头有力气,动了手,谁知人家动了刀,姜虎死了。
老布老赖把姜虎拉回家,瞒了细节,只说打架被人打死了,姜家自认倒霉。吴香香成了寡妇。
吴香香发现姜家人盼着她改嫁,这样他们好收回铺子。她赌气,继续蒸馒头。人要一赌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气着别人忘记了也耽误了自己。
吴香香一年没有动静,姜龙姜狗联手想吓走她,半夜爬上馒头铺跺脚。吴香香决定招赘入赘,可是,得是降得住的人,别让馒头铺成了别人的,也不想替人家养活人口,这样,杨百顺闯进了吴香香的视野。
杨百顺在县里种菜,天上掉下馅饼,不少人看着不顺,凭什么。杨百顺很乖,别人指派他干活,他都去做。史县长爱好锡剧,喜欢跟演员夜里手谈,史县长就这么点爱好。杨百顺接了老甘指派着早晨去倒夜壶,撞上了两个人拥着抽抽噎噎的。
虽然县长没有发作,他觉得头上悬着一把剑。
做媒的老崔来了,杨百顺得想想这事啊,入赘,有点颠倒。但是,不颠倒他娶不起,没钱没房。他不愿回去,回去也没房,再说吴香香城里人也不会去杨家庄。吴香香是寡妇,还有孩子,但是人家有房有铺子。入赘,他还不大情愿,如果种菜长久的话。
杨百顺还去问了老詹,这是到哪里去的问题,老詹劝他嫁了。要是不愿意,你就不会来问了。
要不是在县里种菜,吴香香自然也看不上,她看上的是后面的靠山。没钱没房正好入赘。
杨摩西改成了吴摩西,不告爹娘不告兄弟,嫁了。
结婚的事情,各取所需,实惠,悲哀。所以也能看得见结局。杨百顺就是个小农,无眼光无大见识,一路行来,未遇见说得着的人,做事也不是有条理的人。吴香香看见的是他扮阎王的光环和县里的靠山。这些,不是实际的杨百顺,不能长久。
如果认命,安安稳稳也能一辈子,不认命,自然是意难平。意难平,就易生事。况且,还有旁人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