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雾都,沿途山连着山,树挽着树,动车似乎很慢,慢得山峦似乎一直在静止不动,动车又似乎飞快,快得山峦似乎一直在静止不动。我纵然用心去凝视,也极力地试图抓住窗外的树与树、峰与峰,疑惑是哪怕那连绵的曲线纵横,却依然无法探知他们究竟是如何联手成脉的!

时间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把你拉进另一处天地,就在我脑中不期然响起了“这里的山寨九曲十八弯……”之时,我已落足于西江千户苗寨的楼阁之前。
许是因为此时正值淡季,抑或是因为此时游人已入寨,广场宽广而静逸,正午明晃晃的太阳晒在头顶,因徐徐凉风拂面,也不算太热。我与女儿缓足于进寨的商业街中,一家一家门口的打糕、熏肉串、熏肉肠……极具特色地召唤着我的味蕾,竟然让我不期然地怕去吃大餐了——毕竟肚子太小,而诱惑颇多!
登上进寨的观光车,道路依然环行,显然驾车的司机实在过于了然,娴熟地载着我们穿行其间,路仅只供两车并行,但是路两边游人纷纷却不觉拥挤,驾车者不急,行走者悠然。
沿途更多着苗族服饰的身影或边走边自拍、跟拍,或倚崖上勾栏俯瞰群山、民居、梯田,更多者随意入足路边的临崖装饰雅致的店铺,仿若就是入公共观光台一般,自由且惬意地赏景,取景,可以随意入座你想坐的任意角度,你尽可以大大方方,而老板热情而不献媚,所以不用担心是否需要消费。
出入苗寨,临街最大的感受就是民族服饰的随意拍,随处可见的民族服饰任你选择,随后店家必然用心帮你化出最适合你的妆容,然后一件件不厌其烦地为你配置饰品,你尽可以着你最满意的服饰或走或坐,或拍照留念或沿途徐走,一霎时仿若化身为苗人。
化妆空间,和土著的妆容姑娘聊起她们的习俗,谈及她们自五六岁始开始着手绣置婚服、民族服,并逐年置购银饰,一套婚服三五万不多,两三万不少,一套银饰十万尚可,二三十万亦可得,最次也要数千,无论如何,必备才可以出嫁。
更让我垂涎的是每个姑娘竟不止于三两套正服,且每每婚嫁丧娶,乃至相亲更时值节日,必然正服出场,不禁让我由不住慨叹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
一路有一路的风景,一处有一处的珍视,游者自乐亦乐人,景迎远客,远客更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