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也有钱》

看起来不是很正经的书,因为自己浮躁于工作,所以搜到了这本书,没想到看下来竟然让我有了努力坚持工作的动力-攒钱。实际上这本书的书名应该加个前提:坚持十几年,可以不上班也有钱。

方法论总结:用十几年的时间(实际时间因个人情况而定),累积一定的积蓄,之后辞掉工作仅靠积蓄的理财收益度日。

第一步:计算自己要过的有尊严,理想中的年支出是多少。在这里不要过于奢华,也不是吃饱就行的程度,需要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自己各方面的需求进行深入思考后计算出来的,也可以不急于马上算出,先记录一段时间自己的支出后再考虑,甚至这个金额之后也可以进行调整。

第二步:按一定的年化收益率(作者采用4%)倒算需要多少资本金,才可以让自己每年仅靠理财收益就可以得到满足自己所需的年支出。

第三步:计算自己每个月可以存下来的钱。

第四步:计算自己要存够所需资本金要多少个月。

达到目标资本金的时长,会受年化收益率、预期年支出、每月储蓄额这三个数据直接影响。想要缩短时长可以对应如下操作:

(1)学习理财技能,提高年化收益率

(2)降低预期年支出,剔除不必要的支出或降低一些生活质量

(3)增加每月储蓄额,无论是减少支出或者提高收入都可以。

作者夫妻的做法倾向于于增加每月储蓄额,在每月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极力避免不必要的开支,过着非常简约的生活,并且不买车不买房,所有的存款都投入到基金和理财中,用于积蓄他们的目标资本金。

由于存够目标资本金后,“不上班”的状态,是指不必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去勉强自己上班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躺倒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从此坐吃山空。所以之后还是会有一些收入的,只是收入的多少已经不再是我们衡量是否要做一件事的主要目的了。基于这种情况,我觉得预计自己的年支出时可以稍微激进一些,比如仅考虑能覆盖原始生活需求,不需要给每个月留置装费、人情往来支出、购买新电子产品等这些支出。

看书的时候,自己也跟着书里的公式算了一下,基本上我每个月能存下的钱和我以后每个月需要的钱差不多,按4%的复利计算,大概需要19年。假如我每个月的储蓄额能增长到我“退休”后所需月生活费的1.5倍,那么就只需13年达成目标。

看完这本书之后,虽然我很难达到作者夫妻俩的省钱状态,但是我至少有了省钱的目标和动力。在我没有找到通往自由职业的道路之前,就努力攒钱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