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山不转水转。真好,一语道破了山与水的本质区别——山是静止的,水是流动的;山是硬的,水是软的;山是倔强的,水是柔弱的;山是冷峻的,水是多情的;山是桀骜不驯的,水是细腻委婉的;山不时哀叹千里马不遇伯乐,水常因识时务而为俊杰。
水是睿智的。小溪在山间流淌,不时地遇到嶙峋的山石,阻碍着她前进的脚步,没啥说的,没啥可较劲的,不气不恼,甩甩头,轻轻地绕开,默默地前行,朝着她心中的目标,一路欢歌;即使被搁置在山顶,也没啥说的,飞流直下,下有深潭,足以容身。
水是包容的。溪水不弃雨滴,江河不择细流,一路走来一路地兼收并蓄,招兵买马,汩汩滔滔,浩浩汤汤,渐渐地奔腾起来,咆哮起来,于是乎就成就了浩瀚的汪洋大海,无涯无际,气度非凡,让世人刮目相看。
水是多情的。她蒸腾为云,在苍穹之上变化万端,任你猜,任你想,给有情趣的人广袤的创造空间;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她“随风潜入夜”,轻轻地吻着大地,亲着秧苗;阳光一出来,她转个身幻化为虹,赤橙黄绿青蓝紫,迷你的眼,勾你的魂,让你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妙。更让人销魂的是“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迷离与倘恍。
水是坚韧的。柔情的背后是一颗坚忍的心,她要奔向大海。她蜿蜒着,跨过崎岖如走泥丸;她澎湃着,掀起惊涛拍打崖岸。不惧三峡之险,不畏龙潭之深;君不闻“抽刀断水水更流”,刀架脖子都不低头,何其坚也;君不见“滴水穿石”,那是不舍昼夜创造的奇迹,何其韧也。
水也是残酷的。洪锋冲毁堤坝,海啸卷走家园,飞扬跋扈,倾覆舟船,连千古英雄人物,也都在滚滚长江东逝水里被浪花淘尽了。
山呢?他陡峭着,挺拔着,坚毅着,沉稳着,深刻着,神秘着,博大着,坦荡着,宽容着。树可以在他上面生根,草可以在他上面跳舞,云可以在他上面投下斑驳碎影,风可以在他上面萧萧鼓帆,连雾也可以把他牵缠环绕。他横看成岭侧成峰,可让你一览众山小,也让你难识庐山真面目。
也许有人说,假如山穷水尽会是怎样一种悲凉与无奈呢?君子无忧,请看乐府民歌《上邪》语:“我欲与君长相知,绝命无衰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作者着意塑造的这位聪明的少女列举这五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作譬喻,来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其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就是从反面说,山陵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变成平地;江水是源远流长的,不会无端枯竭。
自然的灵趣往往是相生相谐的。本来山是山,水是水,各自为政的,但却无端地有了某种联系,是谁创造了“湖光山色”、“山清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依山傍水”这些词语的?其实不是谁刻意去创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美的境界——有山无水不壮观,有水无山不秀美!更有浪漫者把“高山流水”赋予“知音”的内涵,看来这山与水的缘分还不浅。
“依山傍水”原本是指山水之外的或村庄,或建筑之类的得天独厚、天造地设之优美的地理环境。其实最佳境界应是山水本身——水依山而流,像女人温柔的玉手,给山永恒的爱抚;山傍水而立,似男人宽阔的臂膀,给水一个坚实的依靠。这“山水相依”之景是一幅多么和谐而美妙的阴阳太极图啊!更似那相亲相爱的人,在绵长的天地间演绎着的缠绵悱恻的爱情神话。
山山水水,水水山山,一高一低,一阳一阴。山也不厌其高,水也不厌其深。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山是一杯酒,热烈而豪放,关西汉子唱大江东去;水是一杯茶,清淡而幽香,江南女子吟晓风残月。如此天造地设,不免让我有些心旗摇荡——倘若既能在山间听涛声波语,又能于水中看峰回路转,岂不妙哉!
我没有那么硬的筋骨,我做不了山;我有水的内核,我愿作山间的一脉清泉,不染尘埃,不枯不竭。无拘无束,叮叮咚咚唱自己的歌,蜿蜿蜒蜒走自己的路;无忧无虑,天塌下来有山顶着,地陷下去有山陪伴。修得此缘不失人生一乐也。
不做如山大丈夫,只做似水小女子。此人生闲情,君子不与共也。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