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情绪是:左右为难
甲方有一个工程很着急,样板区要展示,工期很紧。我急甲方之急,害怕耽误甲方工期,一样很着急,惯性思维让我答应了甲方的工期。然后请示老板,老板并不想那么干脆利落的去做。老板想让甲方代理知道,活没那么好干的,中间有很多的困难,让我拖着,逼甲方代理出面处理,我被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夹在中间左右为准。
利用分工思维:
甲方着急是甲方的事情;
老板不配合是老板的事情;
我左右为难,是我的事情。谁痛苦,谁负责。
我担心由于我们不配合,导致甲方对我们不满,从而信誉受损,
我没有找到让老板积极配合的方法,所以我才这样左右为难。
我没能敢于拒绝甲方,所以才会把压力都压到自己身上。
我的惯性思维,让自己轻易答应了甲方可以完成,因为我想把事情做好,想在甲方面前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当我向老板汇报时,老板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去配合,而是让我各种推脱不配合。我无法做到知行合一,言而有信,所以我很困扰,我左右为难。
老板让我跟甲方说困难,向甲方推脱,我为什么不敢跟甲方说?
担心他说我:上回你不是过来说过了可以完成的吗?现在怎么又出现这么多事。这是你要解决的事情啊,不要来找我呀。你怎么回事啊。做不到就不要答应啊,这答应了,时间到了才来说这些。我害怕别人说自己不讲信用,说话不算话的。
找出原因了,那该怎么做呢?
配合ABC理论来找出可行的方法。
A事件:老板要我推脱,不要着急进场;
B反应:老板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让我们的付出被看到。
C结果:不耽误甲方工期,同时让甲方代理知道我们的辛苦付出。
以结果为导向推反应,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按这种结果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我可以对甲方代理说:我查了一个这个合同还没签啊,流程都没有,这个工程要先做会很麻烦呀。要不你跟低压公司找个招呼呀。看看能不能材料先借用呀?备案先备一下呀。急甲方所急,表现出我们真的很着急呀,可是因为手续不全啊,都要靠关系走后门才行啊。
整理一下,我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