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庆回老家,姑子家的外甥M照例来姥姥家小住。M今年11岁,小学五年级。
一次晚饭,刚坐定,M冷不丁的向我发问,“舅妈,你说二十年后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没头没脑,“我会来参加你的婚礼?”我开玩笑,“那会你得四五十岁了。”……咳咳,这个话题好沉重,还得假装轻松,“是啊,那么老了……”,他毫无察觉对我的“伤心”,自顾沉思,“我觉得地球会爆炸”,他一本正经的说,“爆炸了就可以体验死的感觉了,别的都体验过了,就剩死了。”纳尼?这小子,脑袋里想什么呢?”
餐厅外面,小人儿新得了辆自行车,客厅里转圈乐不思饭,奶奶便端了碗不辞辛苦的追喂,某人头一扭,很是恼火,“说了多少次又追着喂?!养成坏习惯!”我没说话,M倒看不下去了,主动平息劝解,神态老成,“老年人都这样,你说她干什么呢”。
饭后,M说起有人约婆婆去教堂。“基督也是一种思想教育,对吧舅舅?”,你来我往中,两个大人和一个少年讨论起宗教信仰的问题来。
再后来,他主动谈起自己对未来的发展规划,说对运动感兴趣,以后想往体育方面发展,着实让工作了这么久都找不到北的我暗自惭愧,心生佩服。
一顿饭吃下来,我只想说一句-----厉害了我的大外甥!不聊不知道,你竟长成了这样的骚年!
每年屈指可数的见面基本停留在胖了瘦了的印象中,只知道他是最爱护可儿的哥哥,想不到内心世界已如此波澜壮阔。
感叹之余,生出一丝危机感。
身为父母(长辈)的我们,将凭借什么和不断成长的他们保持对话,甚至于赢得他们真正的尊重?
2
没有一劳永逸的学习,真正的学习在分数之外;同样,没有一劳永逸的父母,真正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自我完善和成长。
养育孩子似乎是最自然而然的事。你吃不吃叶酸,看不看育儿书籍,早餐讲究营养搭配还是随便凑合,孩子都一样出生、长大。
所以有些爱做双手掌柜的丈夫会理直气壮的回应妻子的指责,“你不就是在家带个孩子吗?”;也有很多父母因为各种原因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诚然,不管怎么样,孩子总会长大,但他们不是一棵树,只管吃饱喝足就够了。身体的成长绝对不是终极目的,真正的成长恰在身体之外。
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会督促父母不断学习,思考和探索,反思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及教育思维。
一位朋友的小孩今年考上了一所有名的寄宿制小学。开学一个多月,别人家的孩子基本适应了新环境,朋友却被老师叫进了学校办公室。
老师说你家孩子时间这么久了反应还是特别大,恨不得几个老师齐上阵拖住,不然就冲出教室了;老师说这是她小时候你们经常招呼不打就离开导致孩子缺乏安全的后遗症。
朋友追悔莫及大声疾呼:同志们哪,千万记住,绝对不能这么对孩子啊!
可见,有时父母所偷的懒、省的力,就是孩子以后可能要走的弯路,多吃的苦。
教育子女绝对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事业。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投影,他们身上投射的不仅是父母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这些言行背后的心境、态度、思维、品格。父母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都是影响孩子一生。
一位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家长,真正在意的是自我完善,而非教育孩子。所谓上行下效,“身”正不怕“影子”歪。
陶行知有个著名的教育理论叫“生活即教育”。随着K不断长大,成了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对该思想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对世界抱有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思考和发问。
“(洗澡盆里的)小船为什么能浮起来?”,“电视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他们是怎么进去的?”,“我以后要当护士!”,“我有点害怕风……”,“我以前在你肚子里的时候你会不会疼?”……
每一次解答与对话,对他们其实都是一次能量的输送,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有情感的交流和思维观念的渗透。
如果父母自身是匮乏的、狭隘的、阴暗的,如何熏陶、启发他们变得丰盈、开阔、明亮呢?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把撒手不管当静待花开”,强调的是“默默耕耘”在先才有资本谈“静待花开”。
要我说,能不能开花,开什么样的花,“耕耘”只是技术路线,真正的顶层设计还是在于“花匠”。
同样是“默默耕耘”,有的是“匠心独具”,有的则可能是“拔苗助长”、“病梅”的始作俑者。
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对这个高标准严要求,你是否有“教”的能力及方法?自己是否心存向往而努力焉?
可见,真正的教育确实要从自身开始。
3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在知识、见识、思想深度上和大人的差距由大到小,甚至远超父母。
到了青少年时期,已完全不像儿童时期对父母服从、听话。他们从幼稚到成熟、从依附到独立、从顺从到自主,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舍弃对父母的依赖,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
反观大人们,基本却是退缩趋势。
有心理学家把人的成长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与他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
常见人到中年的父母尤其妈妈们,生活安稳,孩子也日渐长大,悠然自在中放弃了自我探索;对知识、或新的信息和资讯,更没多少兴趣,很少主动探索、扩大和更新对于世界的认识;人际关系则简化为亲人关系,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日益疏离。
于是徒增岁月不增智慧,逐渐变得刻板,固执,武断,反过来需要年轻人的忍让,迁就和包容。遇到新问题还是用老观念、旧办法,权威受到挑战就恼羞成怒,靠吼打维持最后的尊严。
综上,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到了青少年时期便各种别扭甚至剑拔弩张。
此阶段对父母的考验有两点:一是能否很好把握该阶段的心理特征并因势利导,二是在观念、沟通方式、行为做派等能否能否为孩子认可。
看过一个女孩的帖子让人触目惊心,---“我该如何面对我从心底看不起的父母?”
她从小长于“亲情淡漠的家庭”,“他们生我养我,他们是爱我的,但我实在无法爱他们,连停止厌恶都做不到。”“父母很市侩,斤斤计较,爱贪小便宜,收银员多找20块可以让妈妈乐不可支几天,捡到钱更是能让他们当作不得了的事炫耀。”……
更震惊的是点赞和评论极多,很多人分享了对父母的种种不满。
这个例子引起我的警戒和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受欢迎的父母?
如今的社会,生养并不当然是恩情,对父母必须服从的孝道思维更没有立足之地,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父母的自我完善和不断成长。
海明威告诉我们,“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是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国外有句谚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25年前,其次好的时间是现在。
那么,从现在开始吧!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味、视野和格局。
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到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愿意终生喜爱并坚持的事。
它能润色琐碎日常带来的厌倦和枯燥,让生活更有趣,让你可能和摩西奶奶一样,即使老的哪都去不了,仍是一个可爱、有趣、优雅得体、受人尊敬的人。
4.
有句俗语常被人津津乐道,“子不嫌母丑”。字面意思是说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子女,即使母亲再丑,子女也不该嫌弃,要一样的尊敬爱护,方为人伦道德。
慈爱、和善的母亲再丑都是美的,但我们对“丑”的理解不该如此狭隘。
窃以为,从形体容貌服饰的讲究,到生活趣味、品味的有无,再到人格、格局的高下,凡是可以影响孩子成长的,都应囊括在内。
能够给予正面激励、愉快彼此的就是美的,反之就是丑的。
如此,我便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子不嫌母丑?你奥特了!
如果说“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杨澜),那么亲子关系也是。
时间只负责流淌,不负责教人成长,美与丑全在于我们各自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