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继续笺梦之想与因,言及三家之说可以借鉴之二,方以智《药地炮庄 卷三 大宗师》“樝与齐曰‘梦者,人智所现,醒时所制,如既络之马,卧则逸去。然经络过,即脱亦驯,其神不昧,反来告形’”;先生以为醒制卧逸之说,与近世分析梦的学问中“检查检查制”眠时稍懈,“若合符契”。方以智之说,梦是人的体验表现,醒着时,象马被栓着,颇有模样,睡着后,象马放开绳缰,肆意奔驰。虽然肆意,但是象经过了驯服之马(既毕竟为人醒时之编辑过的印象),其大的宗旨不会改变,仍然是人的体验。此既醒制卧逸也,先生用神话传说诠释此意:物之成精变人形者,眠时醉侯辄露本相。妖醉寐而现原形,犹人之醉侯吐真言,梦中见隐衷而。先生此释,或为真伪之辩也。
人们最是讨厌虚伪之人,盖此类人物,心机深不可测,其行为不为人知,令人害怕,恐惧源于无知,此之谓也;喜欢通透之人,亦是因为可以根据其言行,判定其作为,进而决定对其作为,是躲避以避祸灾,还是合作以打击己之敌人也。进退皆有我掌握,无恐惧也。然而通透之人毕竟很少,虚伪之为人所垢,必也。鲁迅先生揣测法海囚禁白素贞之原因,“大约是怀着嫉妒吧”,语近歹毒,而意或颇是。道貌岸然者,往往以非人所忍受之行为,显示自己之伟光正,显示自己之与众不同,进而说明自己之后来行为,皆伟光正也。此逻辑不通,前所为正确,未必后行为亦正确,实践是检验正确错误的唯一措施,这届人民哲学学的不好。中医所谓缺啥补啥,和尚不允许娶妻,故对他人有妻子深怀恶意,此心理之变态所致,无可奈何,此可以与太监宫女之对食相互考证。所以法海之嫉妒,当近事实。
然则,道貌岸然者所为何也?金山寺另一故事作了回答。相传乾隆于金山寺观舟于江,问曰,其舟几何?寺僧答曰,两艘,一为名,一为利。是僧大为通透,如总理回答不怀好意之提问:中国有多少钱?答曰:拾捌元捌角捌分。盖彼时发行人民币有10、5、2、1元,5、2、1角,5、2、1分也(此为吾乡之民间传说,未见记载)。此言亦是真理,世间人所求者,无非个人之生存,人类此物种之繁衍,既夫子“食色,性也”。两者皆要求食物之充足,两性之匹敌,而世间此要求不能充分满足所有之人,故而想方设法以得其满足也。是为宗教、文化、军队等道貌岸然者出现之原因,骗或抢以得到食色二物。抢为真小人,为丛林法则,虽为丛林,毕竟有法则--力大者得之。而骗,则为伪君子,其最大特点是毫无法则,甚至打破人类生存繁衍之底线,可能使人类不复存在,此伪君子既虚伪之根本危害也,他危害了全人类。
《笑林广记》言:渡舟和尚、娼妓、地痞共过河,地痞眼目放肆,直观娼妓。和尚闭目念经,未尚一顾。至岸,娼妓打骂和尚曰;看则看矣,独想的更狠。这就说明,伪君子之害,在于让别人恐惧,不得不分散精力来防备。此亦是精神之束缚:若无此类人物事情,则人可以全心作自己爱好之事,且必有所获也。复旦大学之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之灵魂,其关键在于自由,无用是为不为名利所涉,有是之准备,复旦学子可以无所畏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