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希望有趣的灵魂能获得更为开阔美妙的想象力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与几位好友在了了家的院子里聚餐闲聊,吃瓜消暑。廊子里的灯光透过玻璃微微照亮了院里的大片菜地;谈笑间一直能听见阵阵虫鸣,声音时远时近,也好似来自院墙外;几棵大树贴着院墙围出一片幽深的天空,上面嵌着一弯月亮,时有飞机闪着小灯像星星一样慢慢滑过去……一阵风吹动了头顶的树叶,沙沙作响,身子顿觉清爽。趁着月到风来,埋头嚼一大口西瓜,此夜的甜爽凉快才算钻进了心里。
“你们这儿的田园生活太舒服了,每次工作累了就想来你们这儿坐坐,吃点喝点,什么都不要想……”住在城里的编辑老陈,边吃瓜边念叨。“《草间饿梦》!我下本书就叫这名字,您觉得怎么样?” 我举着西瓜对他说,“草间的事情,现在《草间居游》和《草间情话》都有了,就差吃吃喝喝了啊!”老陈一下愣住,问了几遍是什么“饿”,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接着也举起西瓜:“不如做本西瓜的书吧,一本送给夏天的书,送给此时此地。”
想不到,一个夏夜闷热所导致的脑洞交集,现在还真长成了大西瓜。
夏天我不爱吹空调,所以我的画室相对会热一点。我画西瓜就是为了消暑,有时也画荔枝、樱桃、草莓之类的水果,但对西瓜似乎情有独钟,画得最多,从五六年前开始,每年夏天都画一些,往往能达到“望瓜止渴”的功效。画里的西瓜都比人大,像一座座小山,也像一个个小房子,人们都在尽情吃瓜,也不用担心撑着肚子,真是一个吃货的理想世界!
西瓜画里自在久了,每年不画它夏天就不完整似的,就像夏天你不痛痛快快吃几回西瓜,就基本等于白过了。有时候为了画得更生动一点,也会专门买了西瓜,边吃边画,那一口口甜爽的滋味也就浸润到了画里,和水墨丹青一起晕染开来。虽然笔墨笨拙,但也希望画能直接传达出那种吃瓜的喜悦和满足吧。
画着画着,我开始浮想联翩,试着将西瓜籽、西瓜瓤、西瓜皮和我们生活中别的事物进行转换,迁想妙得中,籽可以是雨滴、瓤可以是云彩、瓜皮则可以成为很多东西的外衣……好似“万物皆可瓜”。以瓜观物,如梦似幻,自成奇趣。
我喜欢西瓜的红绿搭配,分别指代了事物的内与外,这是一对可以空间化的颜色。绿色光滑,红色粗糙,质感上也是相反相成的。
我觉得西瓜籽也很有趣,它们一直是我从小记忆里一个有点烦人的不能吃的东西,但吐瓜籽也会给人一种痛快洒脱的感觉。籽多了惹人厌,太少又觉得不好吃。也许西瓜籽对西瓜瓤来说,确有提神的作用吧。小而坚硬,方显灵魂。
西瓜瓤是最可口同时也最具可塑性的材料。它像海绵一样,看着像个结实的东西,其实就是一泡果汁。或许说它像果冻更准确一点,因为它可以轻易脆裂为两瓣。不,它也许就是土壤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红色的土壤,用勺子一挖就是一个洞穴,与挖窑洞窟室何其相似。只要你敢想,它可以被挖成任何一种形状。
瓜皮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因为它确实有点滑。利用好这个特点,瓜皮却也可以自然地滑在水里、浪里、雪里。可爱的是,瓜皮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好瓜瓤和瓜籽,是个大球壳,具有很好的空间塑造潜力,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角色,只是和鸡蛋壳一样,都怕摔。
这本小书,除了一窥自己吃的西瓜所做的梦,也用心摘选了陶渊明、王维、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祝允明、袁枚等等古人过着的夏天。这些古典诗词民歌乐府,皆生发于夏日,有的溽热苦恼,有的清爽惬意,参照节气变化依序编排。因为觉得电脑字体还是缺点儿灵魂,于是自己又用毛笔随性地将每首诗词里喜欢的内容一篇篇选抄了下来,字虽不工,但似也合乎梦境颠倒飘忽不定之感。所求者意趣,故不拘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