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是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女孩,家中都没有睿智的长辈在自己成长的路上作为提点,父母对自己一直是放任式的教育,因为在学习上他们也不懂,只知道自己如果想继续学习,他们一定会供自己读书。
所以从小到大,几乎成长上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摸索的做决定的。高考过后选学校、选专业全都是两眼一抹黑。
记得当时我妈下了班,晚上就拉着我去亲戚家询问怎么选好专业,我爸就打电话去咨询那些他认为在社会上混的比较好的亲戚,询问报考专业的意见。即便如此,最后还是没有人能替我做决定, 抱着那本厚厚的专业大全,一个个对照着专业名词在网上查询,选择了我至今想不通当初为什么要这么选择的英专。
普通人试错的代价太大了,每一个重要的决定都无人商量指点,根本不敢做任何有风险的事,所有的决定都必须优先考虑稳妥性,而不是利益,四年的大学时光自己一个人摸爬滚打跌跌撞撞走过来了。
如今毕业两年,丝毫不懂得人情世故,在人际交往上会刻意和别人保持距离,不喜欢与人走的很近,不喜欢社交,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帮助和善意。比如冬天下大雪,同事有时候会顺路想捎带着我上班,每次我都拒绝,我就会想那什么来还她。是真的怕,走得太近怕被别人看不起,走得远了就算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可能是因为从小的经历,造就了现在性格的我。从小我的母亲和我就备受我的爷爷奶奶姑姑的欺负,她们觉得我妈哪里都不好,自从生了我之后,就更看不起我妈了(因为我是女生),经历被亲人看不起,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眼神里透漏出来的鄙视,面对这些我变得更加的冷静,装作看不见,可是我的内心在那一刻已经波涛汹涌了。
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想改变,是根本没有改变的出口,有些事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了解过,别人却就已经开始努力准备了。
家长重视教育的很少,没有人教你什么叫格局,没有任何榜样,周围都是和你一样的人,根本接触不到那些可以提点自己的人,只能靠自己慢慢的去领悟,但是这个过程真的很难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