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母亲的自觉性真的很神奇也伟大,我不是在夸自己,我夸的是每一个当母亲的人。
没和女儿睡的时候,不敢奢求一觉到天亮,自然醒,因为我的睡眠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但起码睡得没啥负担,通常也都能保证不错的睡眠时长。
然而,一旦和女儿睡,脑袋就和崩了根弦似的,本身就比较浅眠,女儿一旦有个什么动静,我都能神一般默契地即刻知道。
活脱脱一种,看着好像睡了,实际上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身边的“小敌人”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能一马当先。
俗话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我觉得,你也永远没法把一个时刻为娃待命的老母亲弄沉睡。
昨晚久违的和女儿睡,分别了一个周,别说最近都没怎么待一起,更何况她这一年来都没和我睡。不过,昨晚,她也挺出于我意料地没怎么找奶奶,给她讲各种故事,可能也是到困点了,叽歪了几声,就睡着了。
原本也挺累的我,一时半会居然有点睡不着,想着,今晚这么顺利,有点不可思议。
果然,没那么简单。
12点多,她就开始不安分地这动动那挪挪,我也就生理反应般地跟着她的动静醒,顺便轻轻给她拍打,盖盖被子之类的。
印象中,一点多,两点多,三点多,我看了手机时间,意味着我在这阶段频繁地醒来。
不懂该怎么形容那种明明想要好好睡觉,但因有负担而难以真正入眠的感觉,特别浅,脑袋混沌,真真人间清醒。
快四点钟,这只神兽终于“发作”了,哭哭啼啼要喝奶,要找奶奶,眼睛都还闭着,眼泪和小嘴囔囔不停,怎么哄都不行。
后来吵醒了她奶奶,喝了奶,折腾一番后,终于再次睡着,而我,再度清醒。
耳边已经听到鸟啼声了,四点都过了,早晨还会远吗?
起床倒计时来得那么理所应当。
今天也理所当然是浑浑噩噩的一天,早晨还开了两个小时的会议,生动阐释了什么叫一耳朵进一耳朵出,什么留在脑海里了么,好像什么也没过脑。
我没见过凌晨四点钟的纽约,但我真切见识过凌晨一点、二点、三点、四点、五点……天亮了再循环一天的家。
大半夜一会起来喂奶,一会起来换尿裤,一会起来孤单寂寞冷地挤奶……或者,根本就没什么机会睡……
那是不堪回首又再也回不去,又点怕又有点值得回味的特定时光。
我享受不用看娃独自睡得香的夜晚,但我也对为了照顾我身旁迷糊的小可爱,而不得不“牺牲”我的睡眠同样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