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18(中元节)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又一年中元节,明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小时候,七月半是令人害怕的 “鬼节”,看长辈燃烧香烛、纸钱,供奉瓜果、酒肉祭拜祖先,只觉神秘和恐惧。

而今,人到中年,亲历了死别生离,才慢慢读懂中元,才明白那些令人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余光中说:中秋是人间的希望,寄在碧落。而中元,中元属于黄泉,另一度空间。

中元节,生者与逝者“久别重逢”,诉说对彼此深深的挂念。

死亡从来不是真正的告别,遗忘才是。

01

小时候,中元节是恐惧。

童年的中元,是阴森神秘的。

记得,那时每到七月半前后,村里的气氛就会变得与往常不同。老人们说:“晚上不宜外出,早些回家,半夜鬼门要开。”

父母也早早准备好各色贡品,亲手叠的元宝,五彩纸剪的衣帽,瓜果米肉等。

中元节当晚,一家老小齐聚,画一个圆,点上香烛,以一簇火焰,将衣物、纸钱寄送给先人,也把问候传递。

爷爷和爸爸,一边烧一边招呼着各位先祖:

“天凉了,来取新衣服,不必挂念,家里都好。”

“今年收成不错,孩子们都在这,多护佑一家老小,平安健康。”

幼时,对这一切,好奇胜过纪念,害怕大过敬畏。

祭祖一结束,就赶紧躲进被窝,用被子紧紧裹住自己,生怕窗外的风把鬼魂吹进来,耳边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或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能让心脏猛地一跳。

中元,也有热闹。

有的地方,会沿着河边放莲花灯,照亡魂往升西天,夜色下,粼粼水面恍如星光闪烁,煞是好看。

汪曾祺的老家高邮,是更为热闹的赛城隍,舞龙,舞狮,踩高跷,凡城隍所经的耍闹之处,瓜香果味,飘满一街,“那真是万人空巷,倾城出观”。

但对孩子来说,鬼节的阴森更让人记忆深刻,仿佛那些舞龙舞狮里,都透着诡异的味道。

很多年后,历经人生无常,才理解中元节背后的温情。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时间留不住的人,爱和记忆可以。

图片

02

长大后,才读懂中元的慈悲。

爷爷离世后,我希望世上有鬼。

希望他只是走出了时间,住在另一个国度,七月半鬼门开了,就会一步一步自黄泉路回到人间,尝尝新的稻米,吃一顿团圆饭。

想和从前一样,同他说说这一年的琐事,问问他“在那边还好吗?衣服暖不暖?吃得是否习惯?”

我不再害怕中元,甚至开始期待所有的祭祀节日,因为它慈悲地给予生者一份念想。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主人公米格误入亡灵世界后,发现: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生命会结束,但爱不会被磨灭,逝去的人永远住在心间。

贾平凹在母亲逝世三年后,一提笔便是:“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他总觉得母亲还在这个家里,甚至有时能听到母亲在叫他,真切到他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母亲住过的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一打喷嚏,他“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你害怕的鬼,正是别人心心念念却再也见不到的人。

小时候不懂,恐惧鬼魂,长大后方明白:死亡,远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

只要记得,只要还爱着,逝去的亲人就一直在。

图片

03

人到中年,最怕中元,最盼中元。

有人说: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就像苏轼,妻子死去十年,“不思量,自难忘”,夜里会梦到她窗下梳妆的倩影,会担心自己鬓发如霜,她认不出。

而归有光这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更是把物在人亡的心境,写得如此具象,如此感伤。

原来,失去亲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

去年,外公和外婆先后离开,赶到家时,看到外婆拄的拐杖靠在门后,外公养的鸡满地跑,熟悉的锅碗瓢盆都在,只是小屋里再也没有他们了。

人到中年,最怕中元。

它让我直面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短短3年,送走3位至亲,父母也日渐衰老,我怕。

怕每一场远行,怕每一个深夜响起的电话,怕一别再无归期,从此相见只能在梦里。

人到中年,也最盼中元。

它给予我们一次与逝去亲人灵魂相会的机会。

备好御寒的衣物,纸钱,送上最新鲜热乎的吃食,再用一盏盏莲灯,照亮亲人回家的路。

这一刻,那些走出时间的人,好像又重新回到时间中来。

《西藏生死书》中说:“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中元节,祭祖思亲,慎终追远。

对死亡最好的敬畏,是珍惜当下,认真活好每一天。

图片

以前中元节。看到路边有人焚香祭祀,只当是迷信。

中年以后,历经世事浮沉,尝遍生死悲欢,才读懂了它的温情与慈悲。

中元节,是一种仪式,一场生命的告别,一次心灵的慰藉。

史铁生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天上圆月如霜,人间思念绵长,一个记得,一个就永远活着。

人到中年,才懂中元。

点个在看,点一盏心灯,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人有千面,心有千变。

见人少说话,见事少掺和,

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

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

世人所争,不过人间一碗烟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又是一年中元节,明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小时候,七月半是令人害怕的 “鬼节”...
    朔雪纷飞阅读 1,279评论 0 5
  •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又一年中元节,明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小时候,七月半是令人害怕的 “鬼节”,看...
    言ru玉阅读 1,247评论 0 9
  •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七月正半,秋意生凉,月色如霜。中元节,我国又一...
    付强_阅读 3,440评论 3 26
  •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又一年中元节,明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小时候,七月半是令人害怕的 “鬼节”,...
    烟雨霏霏_45cf阅读 1,364评论 1 5
  • 又一年中元节,明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小时候,七月半是令人害怕的 “鬼节”,看长辈燃烧纸钱,供奉瓜果、酒肉祭拜祖...
    小李飞刀_fae4阅读 2,118评论 0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