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其实是某个人的某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意识,然后小小的改变发生了,而很多个小小的改变迭加到一起,你就成长了。再和当初的自己进行比较,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出很远了。
所以成长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成长就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不断发生小小的改变的过程。想要促进别人的成长,就要不断适时地点醒别人,让其做出小小的改变,日积月累成长自然发生。虽曲折跌宕但最终总是上扬的成长曲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也让我们坚信坚持的意义。
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改变的发生。就是那些意识被点醒的瞬间。
这一点上教育孩子和指导下属是相通的。
很多时候很多领导很努力很认真很真诚地指导下属,却失败了。
很多时候很多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希望纠正孩子的行为,却适得其反。
这些领导和父母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态度也端正,说的东西也没错,但却无法触动下属和孩子,使他们领悟,确切的说没有点醒他们,说的东西一开始就没有让下属和孩子听进去,自然后面的改变也不会发生了。
一、同理心
心理学中有一个共情的技能,指的就是跳出自我中心的框架,从对方的角度来感同身受地理解对方的能力。共情也叫同理心。同理心,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清楚对方的需求,也能更好地站在对方地立场来做出决策,也能更好地激发对方,触动对方的意识。
可以说无论是管理领域还是孩子教育,同理心或共情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技能。
刘润老师称同理心为5个元能力之一,是很多能力的基础,可见其重要性。
二、同理心训练方法
刘润老师对于如何训练同理心有2个简单的方法:
一是指路。通过定位对方的位置,以对方为中心,匹配记忆中的地图,进行指路。
二是玩杀人游戏。通过角色扮演,训练从别人情感出发用同理心判断的能力。
三、同理心的运用
在管理领域运用同理心指导下属宁向东教授给出了如下的流程:
1.第一步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不急着发表意见。
2.第二步在听对方发泄过程中,试着猜测对方意图,把对方看透。就如大人看待小孩一样。
3.第三步切入对方情境,站在对方角度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第四步告诫自己,站在对方角度,不要拿自己的经验套在对方身上。
其实宁教授的同理心运用步骤,同样适用在教育孩子身上。也需要我们先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话,观察孩子的行为,猜测孩子的意图,从孩子的立场上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并时刻注意不要以自己经验要求孩子。
无论管理下属,还是教育孩子,运用同理心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清空自己,只有让自己处于空杯状态,才能更好地容纳别人,也能更好地看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