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叫永平,我是今天的共读教练,跟着迈士顿教练读书堂一起一起走下来,已经30多期了。听了第三讲的导度内容,我觉察到我的模式是抗拒型依赖模式,我老公是回避型依赖模式。
这本书的名字就吸引到我了《无论你走多远,家庭都如影随形》,我一直把家庭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认为经营好自己的家最少可以旺三代,父母一代,晚年不为儿女的家庭操心,我们这一代,家庭和睦幸福会带来事业,人际,财富的旺,下一代,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
回索到原生家庭中 ,我未满足的依恋带到了现在的自己的小家庭中,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吵架后,父母来干涉,姐姐马上就安静下来,而我还要顶撞。顶撞当然会带来更严重的训斥和挨打,那时心里特别难受和委屈,凭什么每次吵架都是我挨打,自己就在那里生气,哭闹很长时间,我记得妈妈当时说过的话:别管他,越管他,她越几个样子,等她哭累了,哭好了,她就不会哭了。他们只是认为我不听话,根本不知道的是其实那个时候,我特别希望父母来抱着我,哄哄我,他们哄的力度对我来说还不够,多哄一下,多抱一下。
自己结婚了,之前跟老公有冲突时,也会不理他,最开始他会主动找话题来聊,我不理他,然后他就不主动了,家里会冷战几天,那几天,自己心里是不好受的。内心深处的声音同样是:来抱抱我,多哄我一下,我还要你哄。
不管是吵架,体罚,还是沉默,蔑视都是关系的冲突,这样的模式我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它并没有给我的关系带来任何好处,随着学习和觉察的深入,我可以很的觉察到我的情绪和需求,经常会在心里自问自答:我此时的感受是什么?我要的家庭氛围是什么样的?此刻我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在遇到跟老公有冲突时,我会清晰的表达我的需求:你就包容我一下怎么样了。,来哄哄我,抱我一下也行。这样明确表达出来时,心里的气就消了一半,他也就顺势哄我一下,我们就和好了。
我也就打破了原来的那种抗拒依恋模式。
伙伴们也可以来探讨一下:
1:在你们的小家中,你们各自的依恋模式是怎么样的?
2,这种模式给你带了了什么?
3,你打算如何打破这种模式?
4,从哪一步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