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然忘记是谁说的了,度娘也不给力,只能肯定是国外的名人说的,先不纠结这个。
为啥翻出这句话出来,因为我喜欢看书,尤其是看了一些心理学,和国内一些感兴趣的历史书籍,如王阳明的心学,道德经等。再加上我总想用逻辑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情绪,否则我有就种不踏实的感觉。
回到正题,为什么他这么说,没人能伤害我,除非我愿意。我们来对照生活的话,发现现实根本不是如此,我们经常不受控制的受到各种伤害。
比如我们爱的人不再爱我们了,含辛茹苦的付出变成一张旧船票。
熊孩子不受控制的调皮捣蛋,经常气的我们火冒三丈。
房价上涨那么快,啥时候能买上房等等,生活中我们莫名其妙的就遭受到各种一万点伤害。
为什么我不想受到伤害,结果却痛苦万分呢?为什么我们告诉自己要坚强,结果我们还是经常受到伤害呢?什么我们看到了这句话,我们还是会受到伤害呢?
2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弄清楚情绪是怎么来的,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发生的事和我们的认知预期进行分析对比而来的一种心理感应,认知包括我们的想法,需求,知识,意识,身体。
当事实符合我们的预期时,我们就会高兴,反之亦然。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打个比方,一般情况下,一个单身有为青年想追求一个女神,经过几个月的奋斗,终于追到了,符合预期,自然会开心。耶,终于成功了!没追到就苦逼万分,世界为之变色。
但是,现实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单身有为青年追求了好几个女神,发现要么女神早已名花有主,要么女神眼界高,不中意自己。
但是他并没有苦逼万分,因为这个单身男青年是学概论统计的,他知道这样的概率不高,但是他愿意去试试,没成功也正常,总会有喜欢自己的女神。
单身有为青年调整了自己的认知预期,所以他不觉得苦逼万分。
再举一个贴切的例子,我们都上过学,我们都有擅长的科目,我那时很喜欢数学,很喜欢做难题,碰到难题我就会非常开心,但是发现周边同学很多都不喜欢难题,碰到难题就愁眉苦脸。
为什么遇到同样一道题,我会非常开心,而有些同学愁眉苦脸呢?
因为我们的认知预期不一样。
我的认知预期是怎么改变的呢?初中的时候我可没学概率统计,并没有那么多认知,我记得那时我作出第一个难题时,而周边同学没有做出,我当时非常开心。
后来有时同学会拿难题给我解,而且大部分时候都解出来了,更给了我信心。就这样信心一步步积累,导致我越来越喜欢解难题,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难题已经伤害不了我,关键是我调整了我的认知预期。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努力奋斗过,但是我们很多暂时没有成功,我们没有达到自己的认知预期,就经常郁郁寡欢。
努力只是成功一个因素,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时间积累、方向选择、周期、环境等因素。避免受伤害,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预期。
如何调整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预期,请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鸭子,你错了”。
3
避免受伤害,除了调整自己的认知预期外,还可以调整对比对象来达到目的。
举个例子,有个姑娘跟几个同事拼车去旅游,高速堵车有几个小时了,天气炎热,司机小气不开空调,同车的小伙伴叫苦连天,唯有这个姑娘心平气和,小伙伴问她,女神,你为什么不生气啊,女神是这么回答的。
只是堵车而已,又不是撞车出事故,我为什么要生气。
姑娘只是调整了对比对象,就能心平气和。我们经常找错了对比对象,把当下发生的事跟期望对比,马上就愤愤不平,有时还把小事弄成大事。
再看一个例子,有个法国姑娘,想学一门语言,她每天只坚持学5分钟,一年后居然能做到能听,能写,能交流,为此她还分享了她的学习方法。
如果姑娘每周把目标进行一下对比,看自己成功没有,也许早就痛不欲生了。她只是把一周后的自己跟一周前的自己进行一下对比就能获得一种支持她的动力。
三分钟热度就是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马上成功而导致的。
我们要调整对比对象,经常跟以前的自己作对比,会发现我们又进步了一点,慢慢的超越过去的自己,自己的信心会越来越足,自然就不会受伤害了。
4
调整认知预期和改变对比对象都能使我们免受伤害,但是这两种方法不是你想怎么调就能怎么调的,必须依据客观事实并通过实践来实现的,是有个过程的,并不是一蹴而就。
打个比方说,你老把现在跟跟婴儿时的自己来对比,那你随时都可以牛气冲天。
或者把你光溜溜地丢在一个全封闭的铁房子里,你说能找出路来,你说谁能相信。
再回到标题,没人能伤害我,除非我愿意,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还有一些必须要承受的伤害。
有些伤害我们可以上面两种方法通过实践来慢慢避免,是有个过程的,过程长短取决于你什么时候能取得正确的认知预期和你能否利用改变对比对象。
但是现实中有些事我们可能没有太多的实践,比如婚姻、恋爱、亲人死亡、职业生涯中的一些重要选择等,我们必须要承受一些伤害,如何尽可能的避免伤害,这就需要我们要快速获得正确的认知预期。
5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我们正在受到伤害,要找到正确的认知预期,必须要具备一种特质是:
勇气,这是处理不良情绪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勇敢的去面对伤害,去分析伤害的原因,而不是去躲避,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