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有书”app听的书是赵涵的《“涵解”无畏真实》,今天听的这一节,刚好讲到了赵涵经受了校园霸凌的经过。她写自己如何从校园霸凌中解脱出来,与自己和解,并从中获得力量。
校园霸凌一直是一个让人极度不适的话题,当年《少年的你》热映之后,让很多人对校园霸凌这个不算新鲜的话题又有了新的认知,什么书本被撕、校服被划破、语言侮辱、身体攻击……竟然都只能算是校园霸凌基本款?孩子们层出不穷的手段和那种莫名其妙的恶意,着实让人背脊发凉。
据统计,在中学生中至少有14%的人曾经遭遇过校园暴力,亲眼目睹校园暴力的人占比居然高达62%。
看到这个数据,我的内心是震惊的,甚至是震撼的。
身处校园的孩子,身心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一切都还正处于成长、探索、战战兢兢认识这个世界的阶段。
尤其有些刚从农村升到初中或者高中的孩子。他们从原先那个狭小闭塞的圈子里,来到了一个相对繁华开放的大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了未知,也就带着许多的恐惧。人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恐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经历了残暴的校园霸凌,这时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在这个孩子的心中留下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甚至直接会毁了他的后半生。
我没有亲眼见到校园霸凌的现象。但是我却听过与校园霸凌有关的事件。
这个事件的主人公是我们同一个村子的一个孩子。他曾经考入了高中,但是一学期没有上完,他就坚决不愿再去上学。询问他原因他也不说。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内向话少的父母。和孩子绝对没有多余的交流。所以孩子辍学回家之后父母没有搞清楚原因,也没有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没有和孩子交流,引导、疏通他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能忽视了孩子情绪的发展变化,这时候父母的正确引导太关键了。
孩子小,有些事他无法理解、也无法解决、也无法解脱。这时候非常无助的孩子,如果还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开解,孩子很有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们村的这个孩子就因为父母的忽视,他彻底中断了学业。后来有人揣测,他估计就是在校园中遭受了校园霸凌。被一些恶霸学生要钱,孩子不堪其扰,自己退学了。
后面的事情发展越来越糟糕。他的性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抑郁,不与任何人交流,只是默默跟着父母上地去干活。渐渐的他活也不愿意干,开始痛骂他的父母。
常年累月就穿一身军装,再不愿买一件新衣服。很吝啬,他说要攒钱去看病,他认为自己有病了。他的感觉是准的,他是精神上真的有病了。
他渐渐长大了,到了该成家的时候。可是给他介绍的几个相亲对象,他都不愿意去看一眼。父母只好不了了之。现在他已经30多岁了,已经又有了迫害症,妄想症。一切行为举止都失常。这个孩子的一生终是毁了。
最近我班里面又有一个女同学,整天不说一句话,很少在她脸上看到笑意。询问她,她也不说一句话。课也不上,在我再三的追问下,她说她要回家去,调整一个阶段。
一周后,她又回到了学校。但是没过几天她又走了。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询问班主任,班主任也是模棱两可。但这个孩子应该是没有经历校园霸凌,看她的表现应该是有了轻微的抑郁症。
现在的学生有轻微抑郁症的不在少数。
想到这些我只觉得有些窒息,难以呼吸。我们的老师和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再多一些关心。也许在我们忽视的阶段,或者不为我们所知的那些角落里,学生正在遭受着他自己无法承受的伤害。
我们要关爱学生,更应该告诉学生应对伤害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要勇敢的面对和反抗校园霸凌。你强势了,敌对势力就会弱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