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研究一个人的行为?
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独自在生活,但这也不是意味着要去研究每一个人的行为。对普通人来说,研究身边人的行为就足够了,身边人,在我看来,包括家人,朋友。研究人的行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相处的“舒适”。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做人如流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绝不打扰你的安宁。多么好的相处之道啊,做到这个着实太难,但是努力做到其中一二,已经足够“暖心”了。
经常看到一些愚鲁之人,拿着自己的一把量尺在别人的世界里横冲直撞,按照自己的那套理论强势拆建,闹个鸡犬不宁。我很不喜欢这种愚鲁且强势的人。一是其所知甚少,不知道这世界除了自己那一套活法之外还有别的生活方式;二是其强势,一副别人不接受我的看法便把别人打成“逗比”的架势。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不听听别人的看法呢?说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把决定权交给对方不行吗?别人接受不接受,接受程度有多少,让对方自己决定不好吗?对此,我比较欣赏的一种态度是:分享自己的看法,含笑对待对方的反映,像一个智慧的老者或者拈花一笑的我佛,没有强势,只有随缘。
如何研究一个人的行为?
对此需要先研究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因素。这要因人而异。不管是心理学还是管理学,还是其他学科,据我看到的资料来看,涉及到研究人,大多数把人分群,分类来研究。这样处理,一来方便,二来正确率高。正确率高是因为用词不精确,大多用“大多数”、“很多人”等来说明人的行为,虽然总被“特例”证伪,但最终还是颠扑不破。
对此,可以读读相关著作,了解个大概。但对于身边人,那就要“因人而异”了,就是“一个一个来研究”。其可行性有多高?一是“身边人”不会很多,家人,朋友能有多少呢?二是因为是“身边人”,接触机会多,近水楼台先得月嘛。综上,这个套路叫:读理论,知大概;因人而异,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