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认识到了评书,评书我觉得他很有意思。说出来能让人有一幅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评书的来源
评书又被称为说书、评说。很久以前,男生是出去学习,女生在家里只缝补衣。
男生出去备考的路很艰辛,由于没有方便的交通汽车,那时候通常为不行。或者有的富家子弟坐着马车,到达考试地方需要漫长的长途。在中途,他们通常会去茶馆听取一些自己所知以外的知识。有学问的会去茶馆里听讲,听的是什么呢?他就是评书。夺人眼球,吊人口味。所以评书的说法就传到了现在。
二、评书的乐趣。
评书与朗诵大不相同。朗诵是有感情的自然的诵读出那些美好的文章、诗句。评书他也叫说书,我把它理解为,用自己的语言和音调把精彩的内容故事给叙述下来。
假如就说《西游记》里面的过火焰山。开头就是前文再续,书接上回。空个两三秒。话说那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下。这一句的音调变化就体现了评书的乐趣。在以前没有人知道那书的内容。能弄来一本书比登天还难。所以这时候就有人在心里想了。来到火焰山下干什么呀?下来就是场面描写。只见山上到处是火,天上到处是烟。一阵阵热浪是扑面而来呀!好个孙悟空啊!叫来了风神和雨神也许这里就会有人疑问?叫来这风神和雨神干什么呀?孙悟空本事也真大能叫来风神和雨神。
只听“呜--”一阵大风刮过,接着“哗--”一阵暴雨袭来。到这里,人们又开始议论。这过火焰山也太快了吧!这一天就说一次,故事又要完了。后来再看那火焰山,活却更猛了,烟也更浓了,怎么办?这可如何是好?话已经说到这里了。人们急切的想听后面的,风神和雨神怎么没有把火扑灭呀?那唐僧师徒可如何过火焰山呀?孙悟空突然想到,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灭死火。于是又去牛头山借芭蕉扇了。
结尾了,又有很多疑问,让观众们去猜。孙悟空能不能借到芭蕉扇?芭蕉扇又能不能扑灭火焰山上的火?唐僧师徒能不能走过这火焰山呢?最后一点想要知道后面怎么说?拍一下桌子,且听下回分解。
三、评书引起的争执。
散场之后。就有人私下议论,而且还玩儿起了堵注。一方人说,孙悟空肯定借不到芭蕉扇,如果真借到了,也扑不灭山上的火。这伙风神和雨神都扑不灭。区区芭蕉扇。它可以吗?另一方人说,肯定能借到,他能请来风神和雨神就能借到芭蕉扇。芭蕉扇一定能扑灭山上的火,这文章是过火焰山,《西游记》刚开始就说了要去西土大唐取经。过不去这火焰山。也取不得经。
看这评书多有意思呀!虽然一次讲的内容少。但是能博人眼球,吸引人口味。让人们都迷上他,音调变化的好,讲的评书好。那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