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子已经黄了,碧绿的原野瞬间变成了金黄,风吹麦浪,吹来了一股股热浪!
童年时许多的记忆涌上脑海,一幕幕,清晰如同昨天,细细想来,已经好多年了,那些年的记忆原来并未远去,只是变换了一种方式,藏在心底。
小时候,还没有今天的联合收割机,收麦子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因为要快收,收的慢了,麦子一熟,有可能就落在地里了,还要快种,错过了季节,耽误秋收。这个不像秋收,可以照着一个月干,玉米棒子在地里,今天掰不完,明天继续,反正时间还很长,种麦子还早!
在这种背景下,家里的人都异常忙碌,连我这个平时基本不需要干啥活儿的闲人也得出力,那时最累的活儿就是扬场了,就是麦子割下来后,晒干,用四轮车碾许多遍之后,把麦秸垛起来,剩下的就是麦糠和麦子混合在一起,那时候也没有鼓风机,需要借助自然的风力,用木制的锨一锨一锨的高高扬起,风一吹,麦子落的近一点,麦糠就飘远了。
这个工作需要技术,劳动量也挺大,一般都是父亲来扬场,母亲在一旁扫,有风时趁着风得扬几个小时,我的任务就是在家烧好荷包蛋送到晒场里,那时荷包蛋平时不舍的吃,也就逢年过节或农忙时可以吃一大碗,我却早早的吃腻了荷包蛋,哥哥们都说我给父亲打荷包蛋时偷吃了,所以鸡蛋吃腻了,当时偷吃了没有,现在早不记得了,也许偷吃了,当然父亲估计也舍不得吃完,给我这个老闺女留了,所以,就吃腻了吧!
现在想来,还是父亲满满的爱。
当然,那时的活儿可不仅仅是这个,有时,正在打场时,临时一场大雨,所有的人都手忙脚乱的,怕雨把麦子冲跑,那叫一个慌,一番人仰马翻之后,太阳又出来了,大家都成了落汤鸡,幸好麦子没事,于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会心的笑了。
记忆深刻的还有种玉米,大人在场里忙时,我们孩子的活儿就有一项,在刚割完的麦茬地里种玉米,我们叫点玉米,三哥是个最偷奸耍滑的,每个人拿一个茶缸,里面都是玉米种子,然后挖坑,埋种子,三哥一定是最先把种子种完的,我们都羡慕他,种完一缸种子可以歇歇,不过后来,他还是露馅了,玉米苗出来后,母亲发现三哥有的地方种了一大堆,估计不是三两粒种子的事儿,总有一大把种子,得,少不了一顿收拾,这时,我们几个就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在一旁幸灾乐祸呢!
算起来,那时真的是有好多活儿,如今的麦收,简直是太幸福了,收割机一来,几个小时,全部结束,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忙碌。
但是,曾经的记忆还留在那儿,也许一辈子都忘不了了,父亲,母亲,还有兄妹之间的那么多,时光流逝,却没能冲淡一点点。
那些年的记忆,那些年的时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