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处,还应该是“我在”
周进红老师今天早晨做了一节小学语文晨诵的随堂观摩课,而且是全流程的原生态的真实的日常的也是顺延着仅仅刚刚展开了一周晨诵的随堂课,这就是行动的力量和专业的魅力,我们周老师就有这份领导力!
领导就是榜样,领导力就是“请跟我来”!
这节课是要作为样本作为课例甚至作为切片来供大家揣摩品评研讨解剖敲打分析评判的,因为这些目的和功能,所以上类似的课对执教者是个绝对的考验和挑战,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做难事必有所得,我们的成长就在里面,人生功成名就化茧成蝶的秘诀也在里面。我相信,我们周老师内心自有体验。所以,“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生命就是如此,于狭窄处躲闪腾挪,于开阔处披荆斩棘。但每一次改变,都可能是脱胎换骨!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成长就是一个个具体人的成长。
是的,很多事情都是很有内容和极有意义的,尤其在我们教育教学教改教研中,例如晨诵等这些课程的实施和推广,例如力所能及的做些尝试和实验和探索和研究,例如要持之以恒的做好上下课的仪式,例如要始终坚持向孩子们传递美好和感动……这些事情看似平凡看似琐碎看似那么的无所谓有为所谓无,但我让然坚持:不做则已,作则一定要竭尽全力做好一定要竭尽全力做到极致,无论如何。所以,我最害怕的是,我们把它做成了形式和过场。
所以,从某种角度讲,所有的改革不论大小,其实都是一场认知战,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人自我的认知上的战斗。认知如果没改变,一切都还是会一如既往那样的自我封闭自我局限自我画地为牢自我自生自灭!
好悲哀,所以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事!
要做好的教育,需要“我们”在,但根本和关键还是要“我”在——很高兴的是,今天,我们周老师“在”。一个个的“我”能够汇聚成历史前进或后退的洪流,所以“我”很重要。“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毕淑敏)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我很重要,故我在,我们更期待着大家都“在”!
抱怨身处黑暗,
不如提灯前行。
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
成为一束光,
照亮世界的一角。
——刘同《向着光亮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