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记一次难忘的五日自驾游黔东南》冬冬 撰文与绘画摄影2022-05-10

《旅行的意义---记一次难忘的五日自驾游黔东南》

                  冬冬 撰文与绘画

                    2022-05-10

《蜀江水碧蜀山青-金碧山水》绘画 冬冬

                  (一)旅行之意义

      旅行之意义在于了解未知世界之奥秘与造物主馈赠之美的存在!以脚步丈量世界,尽情展阅上帝白白赐予人类的与《圣经》齐名的另一部天书——《大自然》,旨在拓展了视野,它让你深深地感知,世界之奇伟在于险远。

      大自然的美本就存在,就如一天廿四小时之时间,上帝赐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为什么每个人所演绎之人生却千差万别呢?其实当你游走于大自然中,只因观者以自己不同之心性去体悟大自然之美,所得之美的视觉结果不同罢了!人生亦复如此,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是由你心决定的,与旁人无干!

      同样旅行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和路遇之风景…… 所以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目的地的旅行。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见怎样的未来。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的狂奔,却忘记了不只有远方之目标,还有通往目的地践行过程中之沿途的风景与不同人交往之整个过程和每天的坚持,而非抵达目的地本身……

      旅行的意义还在于你在一次次出发与回归之中,深有感触的体悟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少的渺小与不足挂齿,在行游之过程中让你真正懂得:“人生之长度,长不过春夏与秋冬;人生之广度,越不过南北与西东。态度决定一切,行为决定作为;而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还应知道的是一个人的个人准则是他真正拥有的东西,是起伏的命运无法改变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轻易放弃或改变,否则只有后悔等着你……

      关于旅行,宋代大文豪王安石体会尤甚,并在其游记《游褒禅山记》中告诫人们说:“……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所写的游记,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而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其大意是叙述五人同游褒禅山“后洞”时,深感打着火把进入愈深,行进愈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此时有一伙伴欲退出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其余伙伴只好都跟他退出来了。……等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由王安石的见证可知:“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试想王安石撰写该游记所处之宋代距今已过去965年,他所遇到的旅游困惑,在旅行的过程中我就有N多次亲临如此场景,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也是在一次“十一周金周”我们一行六人结伴根据黔北文史资料所提供的一些人文史料,按图索骥地来到关岭属地参观了红岩天书、访贵州省主席周西成衣冠墓、游览了花江大峡谷(据关岭朋友说,花江大峡谷奇观已被筑坝,吊桥也看不到了)、拍摄西游记的花江实景、关岭古驿道、霸陵河上之“断桥遗址”、古寺遗址及打翁古石城遗址等,当我们一行正兴致勃勃前往打翁寻访古遗城时,因乡村建设道路之故已将打翁一破为二,寻访时乡民一问:“此文物是在上打翁还是下打翁?”所有人都一惊,正想进一步沟通中,此行有一伙伴提出:“不去了,一个烂石头城遗址有何看头?”此语一出所有人更比听说分上下打翁还感惊讶,其实当时大家都心知肚明此人是体力透支难以坚持,尽可早说,有时累了可通过稍加休息继续前行,也可放弃一些点的,然在这接骨眼上口出此言,让所有人不爽,好在有人反应快说:“好好好没关系下次再来!”则有人脸上挂着不爽,事实是时隔几十年后之今天再也没有下次再到“打翁探秘”。这事与965年前宋代王安石旅游褒禅山时所遇如出一辙,一个是因心生恐惧不敢前行,称怕火把熄灭;一个是因体力不支而心生退意。其实人是有潜力可挖的,只要稍加鼓励也就坚持下来了,要知道此时进一寸便有一寸之精彩。而在这艰难处,只要有一人打退堂鼓,人人都难以维持前往之状态……所以王安石感叹“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这便是因旅行之遭遇所带来心智之改变与感悟……

    (二)“行万里路”赋予人生之思与悟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生足矣。我以为二者相比之,“行万里路”还更为重要,因为书上得来终觉浅,书是由不同的个人根据自己他人不可视之非物质体之内心体悟来书写的,只能代表他自己所见所闻之感受的,有道是“夏虫不可语冰”,反之倘若作者是冬季去体悟大自然的,此时眼眸所及万物凋零,寒冷萧条,枯木残草……他那能描述“春、夏、秋”三季之景色呢?要知道“冬”,是乘着秋风而来,它没有春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丰富美丽,更没有秋的硕果累累。所以作者在冬季游历大自然,自然受其环境之制约,心性之中无法去描述“春夏秋三季”之壮美场景,此时读者通过书上所获信息一定是片面而不全面的……哪怕一个团体同游一处,无论是人文的、民俗的及所处之大自然的生态等,而每一观者所注重之点都会各不相同……然在我看来但凡从“读万卷书”上阅读所获之信息,终不及“行万里路”亲临其境所得,来得更真实,毕竟书上所获是他人之感受罢了,要知道对大千世界之认知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史上关于贵州,就鲜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先生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对贵州的评价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不知误导了多少国人,要知道他在贵州呆的时间并不算长啊!对一个地区的评价至少作者得走过“一年之春、夏、秋、冬四季”的体验,才有其发言权。

      据史料记载:徐霞客先生是我国最早的职业背包客。公元1638年3月27日至5月9日,徐霞客在贵州境内共呆了51天,行程约1500余里,游览考察了独山、贵阳(他到过黔灵山背后靠近老火车北站的“圣泉”,当时“圣泉”在明朝是响誉全国,举国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此一游,并将其作诗撰文而大抒特抒)、安顺、镇宁、关岭、晴隆、兴义等16个县市的山川地貌、岩溶奇观、风土人情,并一一记录。从其徐霞客所呆的51天之中正直贵州3~5月雨季,因而受此局限只得凭自己所遇气象环境来下断论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了。

      故从这大名鼎鼎之徐霞客大人书中所获知识是片面而不全面的,殊不知信其“游记中所书”为真者的读者,便会上当受骗。自古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行万里路”赋予人生的思与悟,还在于旅行的内容很宽泛,而旅行的更高层次会对生命有所改变。真正意义上的最佳旅行方式,是与当地人一起生活,了解当地文化,而不是跟着旅行团飞一趟去了不少地区或不少国家,拍了很多照片,回来后却一问三不知,这就失了旅行之意义。总之,人生之旅中,会不断遭遇到困境与挫折,旅行亦复如此,倘若能在旅途中沉着冷静地面对一切好与歹之事,在日常生活中再遇到困难也会更加从容地应对困境与挫折,毫无疑问地它们都是化了妆的祝福,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垫脚石。所以,生命之真谛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他人不可视之非物体心灵如何与现实生活对应,然心灵之思索是他人不可能企及的,唯有自助之。

      前些年我在西北游历过程中与偶遇的不少北京、西安、重庆、青岛、上海及海南之自驾旅行者进行交流,并极力推介贵州,结果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居然无一例外地都到过贵州,而且很喜欢黔地原生态山水,说还会再去不同的地域点一游,真是时下互联网资讯发达,通过网络查寻天下事无所不知,甚至他们去过的地方,我们本地人都未必知晓,以我看来近来贵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及口碑大有超越云南之势,乡乡通硬化公路也为省内外造访者,提供了交通便利……早在20年前,我在黔灵山就偶遇一位师女士在京城听朋友推荐贵阳黔灵山好,便专程“打飞的”利用周末到贵阳黔灵山一游,通过交通得知她很满意,说不虚此行。还给我讲述黔灵山与皇城根下之颐和园作比较,无论从门票消费到两园中景致都有谈及。她说:“黔灵山比颐和园人工景致相比较,植被丰富得多,其面积也大很多,目之所及全是青山,在北京实难看到此景致……”这便是一位“行万里路者”对贵州的评价。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更有甚者我一在京城理工大学的朋友马玲来到贵阳度暑假,也是对黔灵山情有独钟,被这位于省会贵阳市中心之原生态大山所感,心生弃京城而到贵阳定居,她言:“在北京的生存空间就是水泥森,少有植被,而贵阳则不同,我的感受是开门见山,周边也有不少水库与自然河流”。虽说如此,毕竟地处皇城根下之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承载着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南边陲之贵阳不可企及的,在我的分析劝说下她才打消了此念想……

    (四)旅行亦能使你鉴古知今了解当地历史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素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贵州,虽然环境优美,但是,由于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贵州经济一直算不上发达,在中国的版图上,存在感较为薄弱。不过即便如此,贵州依然涌现出了无数引领时代之历史名人,仅仅在近现代,就诞生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近年来,贵州这块依山傍水,一年四季常青之风水宝地,真可谓人杰地灵,史上出了不少响誉全国之文人墨客,过去由于交通之不便人们无法很好地了解贵州本土文化之全貌,自2018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2018~2020年精准扶贫项目——村村通硬化公路”计划,由省交通运输厅具体实施,我们本地人才有机会实施个人自驾寻游全省之可能,并让我们在看似游山玩水之间得以深入各乡村腹地去了解贵州史上文化渊源……有道是足不出户哪知天下之事呢?故只要你心之向往,一旦足出户,必有心旷神怡之美的收获!

    1. 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岩一日游其收获:

    (1)周渔潢

      周渔璜,1665年(康熙四年)-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代表作品:《桐埜诗集》。贵阳青岩黔陶骑龙人。周渔璜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在清初中国诗坛有很高的地位。他幼年即工诗,十四五岁时,曾赋《灯花诗》一首,传诵乡里。清初中国诗坛门户之见陋习严重,他不为所染,博采众长,终于独树一帜。他还是《康熙字典》主要编撰者之一。目前,青岩骑龙有周起谓自小读书之地——桐埜书屋,长年对外开放。

      桐埜书屋为清代著名学者周渔璜少年读书之处,位于黔陶骑龙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初年,于1993年重建),整个建筑古香古色,品位高雅。 周渔璜,字桐野,青岩骑龙人。在康熙年间就饮誉全国诗坛。西南巨儒、清代贵州著名诗人郑珍在《桐野先生荷锄像赞》中称:“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唯渔璜公。桐野一编,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他还因参与编撰《康熙字典》、《大清地图册》等书而名垂华夏。

    (2)赵以炯

      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清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生,贵阳青岩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中状元,大魁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麻江人夏同龢、遵义人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目前,青岩古镇赵以炯故居长年对外开放。

    2. 上世纪九十年代游四川乐山大佛其收获:

    海通法师

    海通法师出生于唐代,曾为凌云寺主持,主修过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创始者,唐朝播州人,今遵义绥阳。

      据檀萃《楚庭稗珠录》载:“播州的海通法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创修乐山大佛”。唐代上元初年(674年),一位十二岁播州子弟爬山涉水,出家来到了嘉州,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凌云山找到了修行的理想地方,搭起一间茅屋修行。师从于高僧,法名海通。海通本名清莲,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历天下遍访名山、名师,归后出任凌云寺主持。

    3. 2019年7月26日独山一日游其收获:

    (1)尹珍

    尹珍(79-162),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贵州独山、荔波境内)人  ,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

      尹道真是贵州汉文化的传播人,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数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川滇黔三省皆留其办校的遗迹,祭祀庙宇香火绵延。作为贵州文化教育之拓荒人,尹珍那种不甘落后、奋发自强、热爱家乡、回报故土的精神便成为了贵州学人的楷模。

      在秦汉以前,史乏记载。自东汉章、桓年间(76-149),毋敛人尹珍(字道珍)北上求学,先后师从许慎、应奉,回乡设馆传授许、应之学,后曾官尚书丞郎、荆州刺史等,开创了南疆教育之风。至此,贵州文化始有可述。尹珍是贵州教育的拓荒人。莫与俦的《毋敛先贤考》,对尹珍事迹,考证尤精。

    (2)莫友芝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深得李鸿章与张之洞赏识,被聘扬州某书院主讲。莫友芝在学术和文学艺术上多方面的成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影山文化,对贵州文化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后人誉人“西南巨儒”而名垂青史。

      4. 2019年10月2日麻江一日游其收获:

      夏同龢(1874-1925)字用卿(用清),又字季平,号狮山山人。光绪24年(1898)戊戌科状元, 是云贵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 是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

      夏同龢以四品衔修撰身份留学日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国留学的状元,开士绅留学之先河;编写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近代行政法学书籍《行政法》,对中国近代行政法制有开创性贡献;创办中国历史上最早期的行政学堂——广东官法政学堂(中山大学前身之一),是广东近代法政教育的发源地,有师生朱执信、古应芬、邹鲁、陈炯明、伍汉持等众多广东近代重要人物。

        中华民国成立后,夏同龢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是《天坛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六理事之一。晚年与太虚大师、梁启超等各界名流发起成立世界佛教联合大会等。

      据史料记载:贵州近代历史上出了两位文状元,一位武状元,一位探花。 文状元青岩人赵以烔、麻江人夏同龢;武状元贵阳人曹维城;探花遵义人杨兆麟,称贵州清代"三状元一探花"。

    4. 除此以外,贵州史上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风云名人还有以下几位:

      (1)黎庶昌

      黎庶昌(1837—1898),男,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光绪二年1876年起,开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动,写成《西洋杂志》一书,成为清代黔北走出“封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何腾蛟

      何腾蛟(1592年—1649年),字云从,贵州黎平府(今贵州黎平)人。南明重臣,1645年任湖广总督,得到李自成旧部农民军的合作,共同抵御清军。1647年清军攻陷湖南,他退至广西,守全州,击退了清军。1648年反攻,收复湖南大部。后在湘潭兵败被俘,遇害于长沙。有《明中湘王何腾蛟集》一卷。

      (3)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4)李端棻

      李端棻(1833~1907),字芯园,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清泉县(今衡阳市衡南县)人,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历任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光绪二十二年(1896),第一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光绪二十五年(1899)举荐康有为、梁启超,支持戊戌变法。       

    李端棻贵阳人,清同治二年进士,历任学政、刑部侍郎、礼部尚书之职。“戊戌变法”的支持者,失败后被流放新疆,中途被放回贵州,主讲经世学堂,著有《苾园诗存》一本,善书法。

    1889年,广东乡试,李蕙仙的堂哥李端棻担任主考官,17岁的梁启超是众多参考的举子之一,发榜后他名列第八,成为当时耀眼的新星。李端棻马上想到了堂妹,此时李蕙仙21岁,待字闺中,就由堂兄做主和梁启超订婚,两年后完婚。李端棻堂妹为梁启超原配,梁思成生母李蕙仙,贵阳人。

      李端棻于1907年卒于故里贵阳。其墓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水塘村松山小阜半坡上,坐西向东,封土直径11米,高2.5米。墓前石碑刻“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显考李公字苾园之墓”。1987年该处被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坐西向东,圆形土堆墓,封土直径10.4米,高1.9米。墓碑红棉石质,碑高2.05米,宽0.93米,厚0.22米,赑屃托碑,惜头部已毁,仅存残身。阴刻行书: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显考李公字苾园府君之墓,宣统元年闰二月榖旦,男葆忠、孙性良、心良、志良奉祀。墓碑有檐盖,左右两侧有阴刻行书石柱联:“苍松翠柏千年邑、知水仁山万古城”。1987年5月,贵阳市文管会将此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端棻见证了晚清“戊戌变法”的全过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墓地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与友人驱车前往李端棻位永乐之墓参观……

      以上所列便是说明旅行之意义还在于捕捉当地鲜为人知的人文遗迹……

        除此之外,林语堂也给旅行家下了一个定义:“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是流浪式的,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犹如某女尼所说:“无所特善视者,尽善视普世人也。”没有特别的朋友,就是人尽可友,他普爱世人,所以就处身于其中,领略他们的可爱处和他们的习俗。这种好处是坐着游览汽车看古迹的旅行家所无从领略的。”

  (五)记2019年“十一黄金周”黔东南自驾游见证旅行之意义

      王守仁云:“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

      人在旅途作为每一个旅者应常常思考的是“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长度”究竟哪一个最重要?我以为生命的质量较之生命长度还更为重要,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而人的生命宽度(质量)是从未设限的,我们要知道人一生之果效由心发出,你想要怎样的生活也是由你心抉择的。切记!人生往往是从相对真理中出发,去探索绝对真理。证明绝对真理是有的,可证的,让人明明可知,而不可推委。倘若人类能知道我们本不是靠世界之恩典活着,也就不会因世界之冷酷而绝望了。

      人要有不寻常之经历,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之精彩人生。我们想要什么比现在已经得到什么要更重要得多,而我们每个人无论其深浅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就拿我们这一次6车22人一行自驾游黔东南之麻江、丹寨、雷山、镇远及镇远高过河等旅行来说,出门前总想每次出行都能遇上天高云淡之好天气,千万不要有炎炎烈日灼心,也不要有大暴雨之光临……然而万事万物之道,就掌握在造物者手中,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不我们这次“十一黄金周”黔东南之五日行,在最后两天先在镇远体验了一回“秋老虎”,气温几乎高达40度,以至于此行后同游的22人中有95%的人,到了镇远古城后居然无心以老桥至新桥,沿舞阳河走一周以欣赏沿河两岸灯光之夜景,都深感高温恐惧而放弃观灯,立即打的回到镇远二中东关校区露营地憇息,而第二天到距镇远40分钟车程之高过河却让人体验了一下大暴雨之光临,犹如冰火两重天。据苗民说:“昨天因天气好之缘故,到高过河漂流者众,达4万人,今天因一场雨气温骤降,游客就只有你们这6车22人,好冷清啊!”

      自有谚语印证贵州天气变化:“有雨天边亮,一雨便成冬”。这便是我们在大自然环境中旅行所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旅行过程中无论遭遇怎样的气候环境,那怕是经历镇远古城接近40度高温,随着出古城后在其40公里以外的高过河苗寨却遭遇突发强暴雨,气温大减的情况,无外乎《大自然》这部天书,让我们一行要明白终其一生,人生之中不过总是由两条主线贯穿其整个旅程,一条是自己100%能由自己掌控;而另一条则是凭借自力是无法控制的,如生老病死,风晴雨露,高温与寒冷等均属于此。它们是不以你意志为转移,只能去坦然面对它,接受它,而不是去做一些……只有顺势随缘,所以面对如此景况只有自己才是决定自己是否以平常之心,去接受眼前已发生的事;以宽敞之心,去包容对不起自己的人;以美好之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感恩之心,去感激所拥有的一切。大自然掀起了此环境是为了让我们懂得生活就该踏踏实实地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然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的确,倘若以眼看世界,即使站得再高,世界依然很小;倘若以心看世界,即使身处局限,世界依然很大。

      让我们欣慰的是:冥冥之中那掌管万有者已早早地把这一切都为我们预备妥当,直等到我们6车22个人抵达高过河苗寨目的地时,暴雨才开始下起来,令我们不解的是居然寨子中有一长廊风雨亭可供我们一行用来避雨、安置帐篷及进行野炊之场所。

      可见一切世间,万事万物之道就掌握在造物者手中,圣经启示给人类的足够人类探索,只要存一颗谦卑的心即可。

      我们要知道上帝造化万物皆为人,造化人是为了让人认识造物主,人只能认识造物主旨意我们的,要更好的认识需要提升自己!并通过天书《大自然》与《圣经》两部书来认知未来世界。    西2:3明确告诫门徒说:“一切智慧和知识的宝藏,都藏在他里面”。

      耶稣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确,当我们亲近大自然后身切地体会到,春夏秋冬四季、一天之中廿四小时各时辰光影变化、风晴雨露等都各有风骚,岂是一本由人所著之书能数说得尽的呢?

    造物者在我们人生之旅中让我们去经历林林总总之事件,并让其发生一定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因为祂掀起如此环境是想让我们去经历一些挫折与困难,作为成长之垫脚石,其背后总有人不可测度之美意隐含其中,感恩祂掀起各种环境来陶冶我们的属灵生命!遭遇此经历我们唯有向祂献上感恩的祷告,感谢祂让身边的不同环境磨练使我们成长,这样的经历不是谁都能遇到的,唯有感恩机遇临到!

  (六)旅者因经历大自然而铸就心灵之成熟

    对旅行感兴趣,于我来说在于经历欣赏大自然之美的过程中,保住真实之自我,充分而最大限度地去感悟人生心灵之旅,是一本该立体而多彩之存在…… 而黔东南自驾露营五日之旅,较之以往露营一夜来说,此次露营五日突显了整个自驾露营旅行中两件事会周而复始地发生,那就是随时在扎营拔营中在告别,随时准备向新的营地出发,然后再告别,再出发。这种循环不是终点回到起点,因为其间已经走了一段路,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

      我以为,告别、出发以及方向的自我选择与决定,是抽离时间、地点及人物后的旅行本质,它是旅行者们终身追寻的乐趣所在,也正因为这种对未知存在的追寻,让我相信整个团队中22人是一群乐快之人,他们总相信会有奇迹发生。并且在一次次告别与出发选择决定的过程中,完成自身成长。真可谓旅行是一真正让人心灵深处的体悟造物者作为之旅。而同行的小朋友们也因这次历时五天的自驾黔东南旷野之旅,有机会见识了在今日城市之中少见的诸如螳螂、毛毛虫之类的小昆虫,无疑旷野烧烤及晚篝火晚会等也是他们4位小朋友最开心的……并将此收获一并作为校方“十一黄金周”周记作业而大抒特抒,在这所有小孩热衷游戏电玩者众的时代,他们能有机会来到旷野展阅《大自然》这部天书而乐在其中,并收获了震撼心灵的思考真是万幸,而早早感知外面的世界好精彩!

    我这次体会最深的是当属我们在高过河苗寨刚安置下来,等暴雨稍停后,我们一行老少22人踏着湿滑之地,撑着雨伞前往高过河水边去拍照留念,在这短短行进不是200米处,一米阳光直射向并不太宽敞的小开扩地,它正是我们准备拍照之小河段上,使得每人开心地拍得美照归,而就在我们返回驻地不久,天公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预计晚八点要搞篝火晚会,祂就安排景区停电,好让我们真正体验一回全黑旷野篝火熊熊燃烧的场景,还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景区早就为我们预备了一堆尖尖的柴火和大大的火盆,留给我们用,真是感恩!

    祈愿在日后之岁月,有造物者的恩典同在!愿凡属祂的一切都流入我们之中,愿祂的身体和宝血将我们与祂联合;愿祂的受难和死亡成为我们的力量和生命;相信有祂在我们身边祂所赐予的就已足够;在造物者的恩典里,我们要万事互相效力,忘记背后,立足当下,努力面前,奔着标杆直跑,在这千变万化虚浮的时代里,要跟着不变的祂,快快奔跑……祈求上天赐予我们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之事,给我们勇气,改变我们可以改变之事;并赐予我们分辩此两者的智慧!

        通过游走于大自然中之旅行,使我们深有感触地领悟到应坦然地接受一个事实: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其自身能力是有限的,否则的话,等在我们面前的一定是失望。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也就是最好的,而最好的结果必归于最好的人——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会知所满足,同时也会知所谦卑,维持更上一层楼的追求欲望。但千万不可忽略,一定要保持心灵的弹性与包容,才能避免全功尽弃。唯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加上虚心,才能够使自己达一个新的境界,在那儿,新事在诞生,旧的事实获得修正。切记!“未来即今日,并无明天!全心全意活在当下,不去想着前面,才是未来的唯一保证。”不要为明天忧虑!正是终底于成的最佳保证。这是因为昨日的负担,如果再加上明天的定会使今日更加举步维艰。而这次周期较长的“黔东南五日自驾露营”旅行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一旦上路出发,就好似“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勇往直前的行进,遇山过山遇水淌水,顺势而为,满怀期望之旅行过程定好过抵达终点,真正的成功全在于追求真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沉稳与宁静,以善处成功与挫折的能力本身。

      感谢与赞美祂在这次旅行过程中总是与我们同在,使我们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闯不过的关,愿一切荣耀颂赞归予祂!祂永远是我们的帮助者。

          静逸轩主人冬冬

              笔于照壁山麓寓所

                    壬寅虎年四月初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