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的时候,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梨果上山,粮棉下川。靠山吃山,记得小时候的山坡上各个生产队都有好几群羊在山坡上放牧,远看好象一片片白云。小时候山上常有狼群骚挠羊群。
狼尽管性野,但他能辨出人声,听父亲说当时在牧羊人中,有一个我该称他叔叔,见有狼群来全山牧人都齐声呐喊,唯有他不敢吭声,不管狼在那里,只要一听见他的声音,狼群就直奔他的羊群,因狼在他群里叼过一只羊。他无能为力。
恰恰相反,有一个该称伯伯的,狼一听他的声音,狼群都不敢骚挠和他相邻的几个羊群,那是因为狼要叼他的羊,他用鞭子护羊打狼,当时为打狼鞭穗上都夹有麻钱,他奋力护羊,只听一鞭下去,一只狼吱了声撒腿跑了。他正在观察,只见另一狼叼着一只小羊往山上跑,他大喊一声随后就追。老人们讲,不能让换口,一换羊就死定了,羊听不到喊声肉是酥的。听到喊声肉是硬的。他紧赶慢赶,狼叼着羊也跑不动,他鞭打狼不丢羊。他一手抓住狼尾巴,使劲拽,抡了一圈,小羊跑了,他手里拿着半截狼尾巴。以后山上有一个缺耳朵和没尾巴的狼。
更有趣的是当时国营林场也有一群,为防狼,给牧羊人配了支枪,由于牧羊人不多吭气,从不声张。狼像狗一跟着他的羊群,见他卸枪,狼才撒腿跑。你说气人不气人。
小时候真是看狼无需进动物院,我见狼最近一次是不到二米远,是在上学路上,听见人们在喊打狼打狼,以为远哩,没操心,猛抬头见一只狼匆匆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