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感悟:我想尊重自己,不再讨好他人

文/小树

曾有一段时间,我经历了成长的“水逆期”,那一段漫长煎熬的痛苦时光到现在依旧记忆犹新,长期在一中消极负面情绪里压抑自己。

我的成长是依附在一种痛彻心扉的不断自省中慢慢领悟出来的,或许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事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很多生活的经历即便并没有多么美好,如果放在从前或许会感到压抑痛苦,但现在我依旧可以自嘲似的保持乐观,或是吐槽一句:“go to hell”。

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我不开心,但并不清楚为什么。所以那一段学生时代的叛逆至今难忘,甚至经常在梦中会梦到自己回到那个时候,再一次重新开始,结果经常一觉醒来,发现原来又是有一场梦,然后就是巨大的落差。

后来我渐渐明白为什么不开心,因为不自由,在每一个环境中的不自由,家里学校社会,有太多的人情世故在通过他们的途径束缚我。

而来自人际关系中的束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曾有过的经历。比如有人谈恋爱分手,某某人喜欢某某人,某某人不喜欢某某人;比如交朋友,某某人对某某人很好,但某某人并不在意;或是某某人另一个人发生摩擦,然后他们老死不相往来...这都是环绕在我们周围的各种束缚。

人最完整最自然的状态是不依附任何外在的联系而生存的。不是一个人有什么不好,一个人难免会孤独,但是那些活在人群中的个体也未必有外表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恰恰可能因为他们害怕失去聚光灯,所以他们拼命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生怕自己落单。如果回到一个人的状态,他们可能活不了。当然不是说一个人有多好,有亲朋好友在侧当然是好的,但独自一人一样可以洒脱自在。

以前我身边老有人对我指指点点,他们说你应该怎样做怎样做,你不合群,你特立独行。

以前我觉得大家都这样,我自己干嘛要特立独行,甚至默认自己应该按他们说的来,即便心里并不不见得真的想这么做。但后来我经过了一段漫长煎熬的思想转变并且一直持续至今。现在谁再对我的生活指指点点我绝不轻饶,不要用你的为人处事来评判我的价值观,你选择活在人群中,我选择做自己

而当我做出这些改变的时候,最先受不了的人就是那些曾经一直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我指指点点的人,他们觉得:"哎呀,你怎么变了"。因为我没有再按他们习惯的那样继续伪装。

10月初的时候有一位"朋友"找我借钱,他表示自己已经没有生活费了,家里有没有给他打钱,等家里给他打钱就还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我当时看在我们三年一起学习跆拳道本身又很熟的份上,一直拿他当朋友,二话不说给他转了几百,末了还补充一句"你先用,过几天如果家里还没有给你打生活费再找我"。

结果过了两个多月,我已经快放寒假,我面子上不喜欢主动找别人要,中间多次见面他都只字未提借钱的事情,后来我有一段时间需要开销,给他发qq消息问他是否可以先把几百块钱还给我,如果需要可以请他吃饭,他很快回了我的消息,解释到自己现在全身上下不够一百元,并再次表示等到他爸妈给他打生活费就立马还我。

我第二次问他已经是2018年,他依旧给我同样的推辞。甚至有不打算还的意思,"反正就是没钱,你拿我怎么滴吧"…

我本来已经打算不再找他,几百块钱算了,不想搞得尴尬,也并不想把自己搞的像个讨债的人一样。

但后来我无意中从我们的另一个朋友那里了解到他中间自己大手大脚的给女朋友买衣服,吃饭,做头发…几乎每次都是月初就把自己的生活费早早花完,完全不懂理财。

第三次找他我就没好脾气了,我把你当朋友你当我是什么?我的钱是捡来的?你这个人人品有问题吧…

这只是一个借钱的经历。说出来并不光彩。他可能都很吃惊,我平时温文尔雅的没脾气,居然这次动真格了。

曾经我一直遵从谦和待人的处事原则,不论对谁,但不想渐渐成了他人眼中的没脾气,成了他们对我指点评判的源头。

刀子嘴也好,人心丑恶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要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评判他人

独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一辈子要依附别人或是祈求得到别人的保护是可悲的。所谓的"情感独立"无非是在明白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明确自己的三观以后最终呈现的状态。这和性别没有什么关系,只和你自己的思想有关系,如果没办法明晰自己的活法,不论到哪,都会随波逐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最终都要负起自己生命的责任,爱一个人,或是被别人爱着,都是我们的选择,身在其中,好与坏,开心或难过,只有自己能体会干净。只是有的人会欺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点江山,比如人脉好的交际广泛的人会不断鄙夷在人群中独立的个体。他们以为自己情商高,会社交,于是理所当然霸凌他人

也有人习惯四处宣泄,但所谓的奔走求告在根本上是没有用的。发再多的朋友圈,找再多的人诉苦,别人也不是你,他们顶多只能安慰安慰你,帮你提一点建议,说几句好听的话,然后你就会自我觉得舒服一点。

可是,人类的痛苦并不想通啊。

二十几岁以后,我开始不再讨好任何一份关系,甚至主动断绝了很多复杂的人际往来,尤其是让你不开心的东西,网上有句话说的很好,"让你不开心的就是错的",因为真正为你好的人或是你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不会让你不开心的

要么你就是被各种传统观念束缚,比如我前面讲到的,"大家都这么做啊,所以我也这么做",即便我明明并不愿意,也并不开心。但是大家都这么做未必就是对的啊。

要么就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糊涂的活着所以糊涂的开心难过。

现在的大学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作祟,传统的三从四德依旧在社会各方各面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拜官进爵依旧是社会的主流,它在教会人们要求是上进的同时也教会了很多人明争暗斗,贪婪自私,拉帮结派。而传统的道德观束缚着年轻人人性的发展,他们并不自由。

二十几岁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分水岭,只是这个年纪的你已经有了相当一部分社会经验,在校园也好在社会也好,你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开始明白自己在所有生活里的参与。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为人子女或者为人父母,谁又应该一味让着谁?一味成全谁?

常听人说,在学校要多交朋友,在家里要尊重父母,在公司要讨好上司,在社会要广结人脉……

为了生存,人必然逃不开复杂的功利,但即便如此,回到生活,我只是我自己,我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是一个不参与任何复杂的社交任何拉帮结派的普普通通的人。在自己的房间我就是全世界,谁也别来指点我的生活,谁也别来阻拦我的理想,谁也别来扰我白日梦。

就像朱自清所说"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是的,热闹是他们的,但我还有我自己,孤独没有什么不好,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身处高处的灵魂的安宁。

我们都是自己世界的超级英雄。在热闹中我们可以洒脱的活,离开了热闹,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笑。

我不排斥一份来之不易的关系,人不过是将心比心罢了。

但二十几岁以后,我不再讨好任何一份关系。


–本文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彼此关系一直很好,有时就为一件琐碎的小事,...
    阳光分享阅读 1,040评论 0 1
  • 9月21日的剽悍晨读分享了三个赢得信任的小技巧,分别是“认真对待小承诺""让别人了解真正的你""你也要信任对方",...
    _轻风阅读 2,790评论 2 1
  • 王小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当你在职场中遭遇痛苦的时候,别急着下结论...
    cff0927阅读 2,833评论 0 0
  • 有一日,我翻到一本旧书。书本扉页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想带你去个地方,我呼吸过最纯净空气的地方。这里与我们的世界从未接...
    唐诗远阅读 3,666评论 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