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讲师团读了《正面管教养育工具》这本书。没深入了解时认为,正面管教工具太多了,也不用学这么多技巧,我只需要有正面心态,正面引导,也就足够。
读着读着发觉,工具虽多,在生活中践行,熟能生巧,可以灵活揉合运用,信手拈来。也可以更明确的放远眼光,以培养孩子各种品质为眼标。虽然还没完全内化到生活中内,但已经收获不少。
在这运用的过程中,碰到冲突,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最难的。通常就会随口训斥,吼叫。书里介绍的是“积极暂停”“建暂停区”“内心默数10”。但发觉这对我都不是很凑效。反而是在当下的情况,心里想想这是谁有情绪,谁在问题区?然后就会把所发生的事情置身事外了,平静下来,思考我应该怎样说出我的第一句话,怎样处理这个事情对他们长期养成的品质有效。
这其中,印象深刻的工具有“家庭会议、启发式提问、纠正前先连接、倾听、关注解决方案、花时间训练、每次迈出一少步。”
“启发式提问”在这次跟读中是收获最大的,用完后,感觉对女儿又多了一份了解,又可以让她重新纵观整个事情,对引导她以后碰到事情可以细致思考分析,选择她想要的。然后发现不评价、不说教、认可她的感受后更愿意敞开心怀跟我发“唠叨”。我们的关系又更进一步了。
读的过程,我也对某些工具有过疑惑,比如“有限选择”,虽说是共亨权力,但在父母规定的选择里做选择,还算尊重、平等吗?
还有工具的使用,是不是有一定的标准答案。做完作业后,总是期待讲师的评价,有哪里理解的不到位,我还可以更好吗?还是答案就在自己心中,所有工具只要尊重、平等,接纳,同理,就是正确的答案了?
这次跟读,很多工具还都需要在实践中内化,做个“正面”的民主父母。